明朝封在各地的王爺和當地的官員是什么關系?
在明朝長達276年的歷史上,不同的時期,明朝藩王和地方官員的關系,是截然不同的。
大體上來說,前期藩王可以影響甚至領導地方官,后期則是雙方誰也管不了誰。
有關明朝藩王的事情,我們得從明朝的開創者朱元璋開始說起。
很多人都知道,朱元璋出身底層,早年間還曾當過和尚要過飯。所以明朝開國之后,老朱在制定宗室政策的時候,也深受他早年經歷的影響,生怕自己的子孫后代再挨餓。
所以,老朱當時大筆一揮,直接定下了一條鐵律:凡是老朱家的人,一律由國家出錢供養,按照不同的爵位,發放不同的工資。
除此之外,老朱考慮到宋朝和元朝的歷史,認為宋朝和元朝之所以會衰敗,就是因為宗室實力太弱,皇族力量不夠強。但同時,如果給了王爺們過大的權力,又很容易會出現藩王造反的事情發生。
所以,老朱經過深思熟慮之后,提出了一個全新的理念,后世總結為‘分封而不錫土,列爵而不臨民,食祿而不治事’。
簡單來說,就是平常沒事的時候,由國家出錢養著這些宗室。給他們爵位和待遇,但是不給他們實際控制的封國。如果有事的時候,再由皇帝給他們追加權力,讓他們去給老朱家賣命。
朱元璋制定的這套制度,在老朱活著的時候,其實還算比較管用。因為老朱家當年比較慘,朱元璋的其他兄弟姐妹幾乎都死絕了,后人也比較少。所以,后來朱元璋封王的時候,幾乎封的都是自己的兒子。
老朱的兒子比較多,除了早夭的之外,光是封王就藩的就超過了二十個。在老朱的指揮下,這些兒子被分派到了明朝的各個要地。他們手里沒有多少兵權,最多也就是擁有一些護衛。
不過,這其中有些例外,比如駐守在北方的幾個王爺,為了抵御北方的北元,朱元璋有時候會讓他們負責領兵,或者給予他們一些實權的官職。
在整個朱元璋時代,朱家宗室的情況,大概就是這樣。大家都是朱元璋的兒子,平時沒事的時候,國家花錢養著。但朱元璋也不喜歡看到自己的兒子吃白食,所以有的時候,也會給他們一些官職,讓他們去做一些實際的工作。
在這個時期,如果這些宗室有官職在身,那是可以管轄地方官員的。但如果朱元璋沒給實際官職,王爺和地方官,其實誰也管不著誰。
給子孫后代留下了鐵飯碗之后,朱元璋放心地離開了這個世界。可他沒想到的是,就在他剛剛離世后不久,他的后輩兒孫,便直接開始內戰了。
因為朱元璋的嫡長子死得早,所以朱元璋去世之后,直接傳位給了嫡長子的兒子,也就是老朱的孫子朱允炆。朱允炆即位后,覺得這些藩王叔叔們,手里的權力還是太大。畢竟老朱在位的時候,也沒少給他們實權,這導致他們在地方上也很有勢力。所以,朱允炆登基之后,就開始大力削藩。
結果,朱允炆的削藩手段,實在是不咋地。非但沒有解決這些叔叔輩的藩王,反倒是讓自己的四叔朱棣給截了胡。后來,朱棣直接起兵,從北京一路打到了南京,反過來把朱允炆給解決了,自己做了皇帝。
這就是歷史的靖難之役。
靖難之役結束后,新上位的朱棣,雖然之前深受削藩政策的苦,但他卻知道,朱允炆削藩其實是對的。所以朱棣上位之后,繼續加強了對朱家宗室的管控。除了朱棣這一支之外,其他所有的宗室,基本上再也得不到任何實際官位了。
當然,雖然不給實權,但在待遇問題上,朱棣還是很大方的,不但繼續執行他爹制定的養豬計劃,同時還給了這些王爺們不少經濟上的好處。所以,到了朱棣時期,朱家的王爺們雖然在地方上有一定的影響力,但卻無法直接領導地方官。
說到底,爵位和官職,是完全兩套系統。王爺們的爵位很高,地方官見到他們需要行禮,但并不受其直接管轄。同樣,地方官也管不到藩王的頭上,就算藩王表現的比較過分,地方官也只能上奏中央,由皇帝本人來進行處罰。明朝有專門管宗室的機構,叫做宗人府。不過從朱棣在位后期開始,這攤工作開始逐漸轉移到了禮部的手里。
從朱棣開始,接下來的上百年時間里,明朝的宗室基本上都是這樣。每天拿著朝廷的俸祿不干活,天天混吃等死。而且,他們往往還有自己的產業,可以利用宗室的一些特權,擴充自己的家業。在錢財方面,明朝的宗室王爺們,是真的不差事。
當然,在此期間,也有一些志向高遠的王爺,不滿足于混吃等死。既然有了錢,那就暗中招兵買馬,準備造反唄?此后的上百年時間里,明朝雖然也發生過幾次藩王叛亂,但因為他們實在沒什么根基,手底下也沒什么人才。所以往往剛剛起兵沒多久,就被迅速鎮壓了。
除此之外,在絕大多數情況下,王爺和地方官之間,基本上是老死不相往來。哪怕是住在一座城里,雙方平時也很少會有走動,最多就是過年的時候去拜個年。因為明朝有規定,地方官頻繁和藩王來往,很容易被人扣上一頂‘勾結外藩’的罪名。這個罪名要是坐實了,基本上就死定了。
既然沒有好處只有壞處,那地方官自然不愿意和王爺們交往。同時,礙于對方的宗室身份,也不愿意去管。哪怕王爺做出了一些出格的事情,只有沒造反,往往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不過,到了明朝后期的時候,尤其是從萬歷年間開始,明朝宗室的生活,終于遇到了一個新的問題。
這個問題就是,人實在是太多!
從朱元璋時代,一直到萬歷年間,明朝過去了近兩百年的時間。不得不說,老朱的孩子們,還是很能生的。在整整兩百年的時間里,朱家的子孫后代什么都不干,唯一能做的就是多生孩子。而且,朱家人又是國家給發工資,不用考慮會不會被餓死。生了孩子,有了爵位之后,國家還給新的補助。
既然這樣,那就敞開了生唄!
所以,到了明朝后期的時候,明朝宗室成員的數量,開始呈幾何級數增長。據說到了萬歷年間的時候,明朝宗室數量,已經接近十萬。而到了明朝末年的時候,明朝宗室成員的數量,則是已經超過了五十萬人!
明朝宗室爵位共分為八等,分別是親王、郡王、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鎮國中尉、輔國中尉和奉國中尉。到了最低的奉國中尉之后,就不再降低了。也就是時候,只要你是朱元璋的后人,最次也是一個奉國中尉。
而按照明朝宗室政策,親王每年的俸祿是五萬石,奉國中尉的俸祿是200石。而明朝一個普通農夫,全年的全部所得,大概是60石到100石之間。如果按照20%稅率計算的話,也就是說,至少十多個農民,才能養一個最低等的奉國中尉。
所以,到了明朝末期的時候,就出現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奇怪現象:光是為了給宗室們發工資,國家就需要憑空消耗三成以上的稅收!如此一來,國家財政自然捉襟見肘,想要解決流民、天災、水災、女真等問題,自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同時,因為這種奇怪的政策,導致國家財政情況極差,宗室王爺們卻是富得流油。所以,到了崇禎年間,農民起義開始爆發的時候,那些農民軍很快就盯上了各大王府。到了這個階段,明朝宗室反倒成了待宰的羔羊。地方官不愿意搭理他們,農民軍倒是對他們盯得死死的。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后世很多人都說,明朝的滅亡,或許正是被明朝王爺們給拖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