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国内熟女精品熟女A片视频小说,日本av网,小鲜肉男男GAY做受XXX网站

為什么以前的南朝鮮現在叫韓國

錢琪琛2年前12瀏覽0評論

為什么以前的南朝鮮現在叫韓國?

近年來我們時不時就能在國際新聞中聽到某某國家改名的消息:2018年03月16日白羅斯駐華大使館公開發文請中國人改用“白羅斯”的名稱來稱呼該國以取代原來的“白俄羅斯”這一稱謂。2019年2月11日馬其頓議會通過憲法修正案將國名改為“北馬其頓共和國”。近期據外媒報道:自2020年1月1起以郁金香和風車聞名世界的西歐國家荷蘭將正式停用“荷蘭”代指該國,而僅用“尼德蘭”這一國名。與此同時原來使用的郁金香配“Holland”(荷蘭)的標識將變為設計成郁金香形狀的“NL”加“Netherlands”(尼德蘭)的標識。可能在我們一般人的印象中這三次事件都是改名,可實際上只有馬其頓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改名,而白羅斯與荷蘭嚴格意義上是正名而非改名。

白羅斯的國家全名是 Республика Беларусь(白羅斯共和國), 縮寫為 Беларусь(白羅斯)。Беларусь這一單詞的發音中本就沒“俄”字存在,因此所謂“白俄羅斯”這種稱謂本身就是一個翻譯問題。白羅斯方面認為“白俄羅斯”這種稱謂會造成關于白俄羅斯是俄羅斯的一部分這樣一種誤解,因此要求國名的其他語種翻譯版本應當按白羅斯語的發音翻譯。根據這一原則使用Беларусь(白羅斯)進行英語、德語、意大利語、法語、漢語、日語、韓語和其他語言的翻譯,而使用這些語言的國家也都進行了相應的修改。由此可見白羅斯其實并沒改名,只是要求其他國家在翻譯自己的國名時按白羅斯語的發音將原來曾使用過的“白俄羅斯”改為“白羅斯”。

歷史上馬其頓更多的作為一個廣義上的地理區名稱而存在。這一地區位于歐洲巴爾干半島中南部地區,西臨阿爾巴尼亞山地,東接羅多彼山地,北靠歇亞山脈,東南臨愛琴海。地處巴爾干核心,南下地中海的門戶,一直為重要的貿易和軍事通道。這一地區曾誕生過橫掃歐、亞、非三大洲的亞歷山大大帝,然而在此之后相繼被羅馬帝國、保加利亞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征服。19世紀晚期被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所統治巴爾干半島各國相繼獨立,而馬其頓則在這一過程中一分為三:屬于塞爾維亞的部分稱瓦爾達爾馬其頓,屬于保加利亞的部分稱皮林馬其頓,屬于希臘的部分稱愛琴馬其頓。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塞爾維亞與從奧匈帝國獨立出來的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等國組建了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塞爾維亞王國,后來這一國家改名為南斯拉夫王國,而早先被劃歸塞爾維亞的那部分馬其頓領土自然也就成為南斯拉夫的一部分。二戰中南斯拉夫王國被軸心國肢解,保加利亞趁機占領了早先被劃歸塞爾維亞的那部分馬其頓領土。二戰后在鐵托領導下南斯拉夫建立了一個聯邦制國家,一度被保加利亞占去的馬其頓地區又回到了南斯拉夫手中。不過這次南斯拉夫沒再將馬其頓劃歸塞爾維亞管轄,而是讓馬其頓單獨以一個加盟共和國的形式存在。1991年南斯拉夫解體,原屬南斯拉夫加盟共和國的馬其頓成為獨立的主權國家。獨立后的馬其頓將國名定為“馬其頓共和國”,然而卻因此與鄰國希臘糾葛不斷:從南斯拉夫獨立出來的馬其頓共和國只占有古代馬其頓地區的一部分,而同樣占有一部分古代馬其頓領土的希臘認為馬其頓的國名暗示其對希臘北部馬其頓區存在領土要求,同時希臘將古代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大帝視為本國歷史上的人物,因此始終堅持要求馬其頓“更名換姓”,不然就將在馬其頓加入北約和歐盟的道路上設置障礙。1995年希臘同意馬其頓以“前南斯拉夫馬其頓共和國”的國名加入各種國際組織。2018年6月兩國達成協議:以馬其頓更名為“北馬其頓共和國”作為希臘同意其加入歐盟和北約的條件。2019年2月12日馬其頓政府宣布正式更改國名為“北馬其頓共和國”。

我們通常所說的荷蘭王國一開始是由尼德蘭北部七個省組成的聯省國家,如今這個國家的行政區劃已演變為12個省,而原來最大的荷蘭省已分為北荷蘭與南荷蘭兩省:北荷蘭主要是以首都阿姆斯特丹為核心的地區,南荷蘭則是以海牙和鹿特丹為中心。長期以來北荷蘭與南荷蘭兩塊地區始終是尼德蘭王國內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也是歷史人文、藝術氣息、旅游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久而久之人們已習慣性地將尼德蘭王國稱為荷蘭王國。就像如果張三小名叫狗剩,那么大家可能就會習慣性稱呼其為狗剩。如今英文、中文、日文中均將尼德蘭王國的國名翻譯為“荷蘭”,甚至就連當地旅游部門自己也從25年前起就在旅游宣傳品中使用“荷蘭”一名。不過尼德蘭政府認為荷蘭僅僅只能代表阿姆斯特丹與鹿特丹兩個地區的簡稱,而尼德蘭才能夠、代表全國12個省,而只用“荷蘭”這一小部分去推廣整個國家的做法有點奇怪。因此尼德蘭政府決定趁新年打造新形象,全面將國家正名為“尼德蘭”,為此需要耗費22萬美元修改國家標識——將其國家標識上的郁金香圖案改為大寫字母“NL”。據外媒推測:此舉旨在提升荷蘭的國際形象,同時也是吸引游客到荷蘭其他地方的一種方式。預計2023年荷蘭的游客人數將突破3000萬。如此大規模的游客群體勢必對當地環境造成壓力。政府認為正名利于重塑國家形象,吸引外國游客到荷蘭各地去旅游,而不是僅僅聚集在阿姆斯特丹、海牙與鹿特丹等少數地區。

相比白羅斯、尼德蘭的正名與馬其頓的改名而言:與我國鄰近的朝鮮半島一南一北分布的韓國與朝鮮的名稱使用一度是比較混亂的。可能有一定年紀的人會記得以前我國是管韓國叫南朝鮮的,迄今為止“北朝鮮”、“南朝鮮”、“北韓”、“南韓”等各種稱謂也依然可見。除了中國大陸之外港臺地區以及日本、越南等漢字文化圈的國家和地區關于用什么漢字稱呼朝鮮半島這兩個國家其實一直就是一筆糊涂賬。如果拋開民間隨意性的使用而言:目前中國大陸官方層面分別稱其為朝鮮、韓國;中國臺灣地區稱其為南韓、北韓;日本則稱其為南朝鮮、北朝鮮。其實我國同樣經歷了一段國名使用混亂的時期:目前發現的“中國”這一名稱最早起源于西周時期的“宅茲中國”銘文,然而在此后相當漫長的歷史歲月里“中國”一詞是用來與四方蠻夷對應的文化概念,卻并沒成為我們這個國家的正式國名。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呢?我們不妨思考一個人的名字一般是別人使用的多,還是自己使用的多啊?事實上名字是用來與人區分的。我們每個人的名字絕大多數時候是用來讓別人稱呼自己的,而我們自己一般不會沒事叫自己的名字玩。其實國家的名字同樣是用來讓別人稱呼自己的。古代中國是以天朝上國自居的,因此在理論上中國皇帝是受命于天統治天下的天子。天子所統治的是全天下,而不是某個具體的國家,其他民族在中原天子的眼中都是蠻夷,根本不具備與我們同等的地位,自然彼此之間也不可能以平等國家的身份互相稱呼。另一方面古代中國在國內統治方面是建立在家天下的基礎之上的:朝代的更迭意味著統治天下的姓氏的變化。家族統治天下的不斷循環使古代中國無法在語言上創造出一個能涵蓋任何朝代的國號,于是在古代朝代名也就等同于國名:大漢、大唐、大明、大清等國號輪番使用,而外國人也就稱當時的中國人為秦人、漢人、唐人、大明人、清國人......直到古代中國開始向近現代國家轉型后“中國”才作為正式的國名被用于與外國的外交條約中。1907年早稻田大學的中國留學生在入學登記時填寫國籍時仍是中國、中華、清國、大清乃至大清帝國等各種稱謂混用。

朝鮮半島在地理上與我國毗鄰,自古以來就深受中華文明影響,也是漢字文化圈的成員之一。和我國類似的是:古代朝鮮半島的國家也是沒統一國名的,因此朝代名也就被等同于國名。根據如今朝、韓兩國的史料記載:半島上最早的王朝就是以“朝鮮”作為國號的。在半島的創世神話中天帝桓因的次子桓雄下凡人間,在一處山洞中遇到一頭虎和一頭熊,虎和熊請求桓雄把它們變成人,桓雄給了它們20片蒜和一把艾草并告訴它們吃完之后百日之內不能見陽光。虎沒能照辦,因此沒能變成人;熊則幻化為一名女子。后來桓雄與熊女結合生下了朝鮮民族的始祖檀君王儉。相當于中國唐堯五十年戊辰(公元前2333年)王儉在平壤建國并定國號為朝鮮。這就是朝鮮民族的創世神話中關于”朝鮮“這一國名的由來,不過這似乎更多類似于一種神話故事。在中國現存的古籍之中”朝鮮“一詞最早見于《山海經》之中“東海之內,北海之隅,有國名曰朝鮮”的記載。據現代史學界推測:《山海經》是成書于戰國中后期,而其參考資料的年代可能更為久遠,這也就是說至少在戰國時代朝鮮就已被當作國名使用了。需要指出的是:《山海經》中的這個朝鮮國是周王朝分封的諸侯國之一,盡管這個朝鮮國的一部分疆土延伸到了今天的朝鮮半島北部,但嚴格意義上這個朝鮮國是中國歷史的一部分,和今天的朝鮮不是一個概念。這個作為周王朝諸侯國的朝鮮國在司馬遷的《史記·朝鮮列傳》中被稱之為箕子朝鮮:周武王伐紂滅商后并沒對商朝后裔趕盡殺絕,商紂王的叔父箕子與比干、微子并稱三賢,周武王也對箕子的賢德之名欽佩不已,于是向箕子請教人倫規范,箕子便作《洪范》,向周天子講述定國安民的道理。夏、商、周三代的改朝換代和后世王朝有一點很不一樣:后世改朝換代要么就將前朝皇室趕盡殺絕;要么好生優待,但嚴加監視。總之不會讓前朝皇族參與朝政,封一個空有其名的爵位倒是有可能。夏、商、周三代不這樣——那時華夏民族正由原始部族向文明國家過渡:商部族取代夏部族成為華夏各部族的聯盟領袖,但夏部族的后裔依然被冊封為商朝貴族,武王伐紂后對商朝后裔基本也延續這一政策。久仰箕子大名的周武王將朝鮮之地封給了他,當時所謂的朝鮮之地大體在今天遼寧省境內的遼河流域一帶,和今天的朝鮮其實并沒多少關系。

戰國時代燕昭王在打敗東胡部落后乘勝東擊遼水一帶的箕子朝鮮,奪取了遼東的廣大地區,極邊甚至伸過今鴨綠江以南。“直至滿番汗為界”——燕國的邊界由此一直推進到今天朝鮮半島鴨綠江以南的清川江流域一帶。箕子朝鮮在燕國的戰略壓力下將統治中心由中國遼東地區遷到了如今的朝鮮半島,就此與朝鮮半島的歷史產生交集。到了秦末漢初中原戰亂之際一個名叫衛滿的燕國流民逃到箕子朝鮮。箕子朝鮮君主箕準拜衛滿為博士,將箕子朝鮮西部方圓數百里土地封給衛滿,讓衛滿守護箕子朝鮮西部邊境。衛滿等到力量聚集雄厚后便驅逐箕準,自立為王,定都王險城,建立衛氏朝鮮政權(或叫衛滿朝鮮)。衛滿朝鮮的國土還包括高句麗、真番、臨屯、沃沮、夫余五國之地,方圓數千里,疆域遠超箕子朝鮮。衛滿死后王位傳給兒子,兒子又傳給孫子。衛滿的孫子名叫衛右渠。被衛滿滅掉的箕子朝鮮的后裔逃到半島南部建立辰國。衛右渠時代辰國和朝鮮半島上另一個小國真番同時上書漢朝表示希望遣使前去中國朝見。衛右渠擔心這兩個國家投靠中國后會打擊自己,所以極力阻撓。此時正是漢武帝在位時期,而漢武帝作為一位擁有絕對權力與自信的君主連匈奴尚不放在眼中,又怎會接受衛氏朝鮮的傲慢態度呢?公元前109年樓船將軍楊仆奉漢武帝之命率5萬水師出兵朝鮮,與此同時漢朝另派7000名陸軍進攻衛氏朝鮮的都城王儉城。公元前108年王儉城陷落,衛氏朝鮮滅亡。如今在朝、韓兩國的史料中將檀君朝鮮、箕子朝鮮、衛氏朝鮮三代合稱古朝鮮。古朝鮮滅亡后漢武帝在其故地設立了樂浪、玄菟、真番、臨屯四個郡,合稱漢四郡,統治朝鮮半島漢江以北地區。公元前82年漢朝將臨屯、真番二郡并入樂浪、玄菟二郡。樂浪郡治所仍在今朝鮮平壤;玄菟郡治所則初在夫租(今朝鮮咸興),后因受貊所反抗而遷往遼東高句麗(今遼寧新賓),統治夫余、高句麗等族。東漢、曹魏和西晉皆保留了樂浪郡和玄菟郡。東漢末割據遼東的公孫氏分出樂浪郡南部設立帶方郡,并為魏晉所承繼。

自漢武帝滅衛氏朝鮮以來以朝鮮為名的國家不復存在,半島北部處于漢四郡的管轄之下。與此同時生活在半島南部的部族被稱為三韓部族。這一稱謂最早見于《后漢書·東夷列傳》中的記載:韓有三種:一曰馬韓、二曰辰韓、三曰弁辰。馬韓在西,有五十四國,其北與樂浪,南與倭接,與倭為近親屬也,辰韓在東,十有二國,其北與同族之濊貊接。弁辰在辰韓之南,亦十有二國,其南亦與倭接,與倭亦為近親之屬也。凡七十八國,伯濟是其一國焉。大者萬余戶,小者數千家,各在山海間,地合方四千余里,東西以海為限,皆古之辰國也。馬韓最大,共立其種為辰王,都目支國,盡王三韓之地。其諸國王先皆是馬韓種人焉。根據《后漢書》的記載可以得知:當朝鮮半島北部由漢四郡統治時期在半島南部生活著馬韓、辰韓、弁韓三支部族,因此合稱三韓。西漢時期三韓就與中國有密切交往,其中辰韓因語言、稱謂、器物等與秦朝相似而被稱為“秦韓”。《三國志·魏書·烏丸鮮卑東夷傳》曾提到:“桓、靈之末,韓濊強盛,郡縣不能制,民多流入韓國”,此系“韓國”這一名稱的最早記錄。朝鮮半島南部的辰韓部落聯盟逐漸演化為后來的新羅國,而從中國東北遷徙而來的扶余后裔在征服半島馬韓土著部族后逐漸演化為百濟國,源自中國東北的割據政權高句麗在被曹魏攻破丸都城后也開始向朝鮮半島發展。

公元七世紀后半葉新羅在中國唐朝的幫助下滅掉了百濟和高句麗兩大強敵,之后又趁唐朝忙于和吐蕃的戰爭之機驅逐唐軍,完成了朝鮮半島中南部的統一。8世紀后期以后新羅同其宗主國唐朝一樣陷入內亂與衰落的窘境。9世紀末真圣女王統治下的新羅爆發了人民起義,導致新羅在朝鮮半島的統治土崩瓦解。在各處的起義勢力中弓裔和甄萱兩個亂世梟雄脫穎而出,分別打出了高句麗和百濟的旗號(史稱后高句麗和后百濟),與在金城(今韓國慶州)一隅之地茍延殘喘的新羅形成鼎立之勢,史稱“后三國”。公元918年六月十五日弓裔的部將王建發動政變建立高麗王朝,截至公元936年高麗已消滅新羅和后百濟,重新完成了朝鮮半島的統一。從公元1231~1259年蒙古大軍先后六次征伐高麗,高麗王室被迫流亡江華島。盡管不善水戰的蒙古人拿逃到江華島的高麗王室無計可施,但由于除江華島以外的國土全部淪陷,最終高麗在外有強敵、內遭政爭的局面下屈從于蒙古軍隊,高麗遂成為蒙古的附庸國:蒙古人在高麗和州(今朝鮮永興)設雙城總管府:管轄原高麗東北部地區——雙城總管府隸屬于元朝遼陽行省,存在近百年,其間蒙古派員入高麗監國,高麗世子入質大都。忽必烈繼任大汗后送高麗王子回國繼位并使他成為自己的女婿,此后的歷代高麗國王就有了蒙古血統。中國元明交替之際面對新興的大明王朝和退守漠北的北元勢力令高麗上層出現了“事元”和“事明”的路線方針分歧:元朝和高麗之前是爆發過戰爭的,在高麗政界和民間都有巨大的反元情緒,然而元朝征服高麗后將自己的公主嫁給了高麗國王并對其進行了全方位的控制,在高麗人民眼中高麗王室已徹底成為蒙元的傀儡,甚至由此引發了三別抄起義。最終高麗王室依靠元朝的支持才成功鎮壓了三別抄起義,至此高麗王室已完全依賴于元朝的支持才能穩固自己的地位。在這樣的局面下公元1388年高麗國王命大將李成桂征討明軍,然而正是此舉導致了高麗王朝的覆滅。

1388年五月五月李成桂渡過鴨綠江后發覺行軍困難、糧餉不濟,上書要求班師,然而高麗國王王禑拒不接納李成桂關于班師的建議。于是李成桂在勸服和自己一同出征的軍都統使曹敏修后果斷在威化島回軍占領高麗首都開京,隨即流放了時任門下侍中(首相)的崔瑩,此后高麗政權實際上已轉移到李成桂和曹敏修手中。六月王禑被諸將逼宮退位,李成桂主張另立王氏宗親,曹敏修、李穡則主張立王禑之子王昌,最終王昌即位,曹敏修和李成桂分任左右侍中,同時李成桂被任命為東北面朔方、江陵道都統使并賜忠勤亮節宣威同德安社功臣之號。至此擋在李成桂大權獨攬道路上的只剩下和他一起回師并同樣手握軍權的曹敏修了,到了這年七月李成桂指使自己的手下趙浚彈劾曹敏修,從而得以趁機獨攬政權。八月李成桂又開始擔任都總中外諸軍事,十月開始出任兼判尚瑞司事。這時已掌握高麗實權的李成桂通過獨尊儒術、削弱佛教以及私田改革等措施逐步為自己改朝換代進行意識形態轉換的準備:首先李成桂下令調查全國土地,1390年將所有現存的公私田冊檔都予以焚毀。次年頒布了土地制度的新法令——科田法。規定科田只能取自京畿地區,按每人已有的官階對官僚集團成員實行分配,其他郡縣土地屬于公田。這樣高麗權門世族和佛教勢力的經濟基礎遭到徹底破壞,從而敲響了他們的喪鐘。另一方面私田改革也象征著高麗王朝本身的沒落,公田的增長使政府收入相應增加,為李成桂的改朝換代奠定了經濟基礎。公元1392年七月十七日丙申李成桂廢黜高麗恭讓王,正式登基稱王。李成桂在廢黜高麗末代國王的第二天就派出特使來到南京朝見明太祖朱元璋并請求明朝的冊封。他為自己開創的新王朝準備了朝鮮、和寧兩個名字請朱元璋選擇,朱元璋自然樂意由這個對自己恭順的小弟取代親元的高麗王朝,冊封自然是順理成章之事,最終朱元璋欽定了朝鮮二字作為李成桂所開創的新王朝的名字,公元1393年李成桂正式下詔啟用“朝鮮”這一國號,至此延續474年的王氏高麗王朝被李氏朝鮮王朝取代。

明清易代后李氏朝鮮王朝表面上向清朝稱臣,然而在國內仍一直堅持使用明朝的崇禎年號。明代朝鮮使臣出使北京的紀行《朝天錄》被改稱《燕行錄》——不再是去朝見天朝,而只是去一座名為燕京的城市旅游一番。朝鮮自認為保存了由明朝傳入的中華正統,于是以小中華自居,將清朝統治下的中國視為蠻夷之地。以九義士后人為代表的明朝遺民在李氏朝鮮時代一直被朝鮮官方和百姓愛戴,而后期從清朝越境到朝鮮的中國百姓則被稱為“向化人”。從這時起朝鮮就認為中國已淪為蠻夷之邦,漸漸有輕視中國之心。歷史上朝鮮半島政權長期稱臣于中原王朝,因此其歷代君主的頭銜都是王,而不敢稱皇稱帝。由于明清易代后朝鮮自視繼承了中華正統,歷史上對中華文明的景仰之情轉變成一種深以自己繼承了中華正統自信,所以一時間各種鼓吹稱帝的論調甚囂塵上。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朝鮮儒臣金若行上疏,認為崇禎十七年(1644年)以后中國無主,朝鮮獨保正統,因此請求朝鮮英祖稱帝建元,用天子禮樂。英祖未必不贊同此建議,只是未免得罪清朝而不得不將金若行貶為庶人并發配黑山島。 甲午戰爭后朝鮮和中國歷史上形成的宗藩關系被徹底切斷,這時各種鼓吹稱帝的言論又開始流行起來。1897年10月12日朝鮮高宗正式稱帝,該國號為大韓帝國(簡稱韓國)。盡管“韓國”這一稱謂最早出自于中國史書《三國志》,但當時這不過是對三韓部族的統稱而非正式國號,也就是說“韓國”這一稱謂作為正式國號始于1897年。據說當時之所以使用三韓部族的名稱作為國號是因為國王李熙認為“朝鮮”這一國號盡管最初可以追溯到古朝鮮時期,然而李氏王朝使用這一國號卻是由于中國明朝皇帝的賜名,所以用半島土著民族的名稱作為國號以彰顯獨立性。然而此時的朝鮮半島卻并不具備真正的獨立性——宗藩體系的打破是日本對朝鮮半島事務介入的結果,早已將朝鮮半島視為唾手可得之物的日本自然不可能允許朝鮮半島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獨立自主。1910年8月22日韓國總理李完用與日本代表寺內正毅簽訂《日韓合并條約》,至此大韓帝國在立國13年后就被日本吞并。

日本在朝鮮半島的殖民統治激起了半島人民的抗日斗爭:這一時期的抗日組織在名稱的使用上也是將朝鮮、韓國等稱謂混用的。在朝鮮半島本土、中國、蘇聯等地涌現出大韓民國議會政府、朝鮮民國臨時政府、漢城臨時政府、大韓民間政府、新韓民國臨時政府、大韓民國臨時政府等抗日獨立派人士創建的政府。1919年9月流亡在中國上海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以改憲的形式吸收大韓民國議會政府后與漢城臨時政府統合,由此建立了單一統合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中國抗戰爆發后朝鮮半島的獨立運動得到了中國人民和國、共兩黨的支持:受重慶國民政府支持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建立了自己的武裝力量——韓國光復軍;轉戰于東北、華北的朝鮮族抗日武裝朝鮮義勇隊則得到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支持。當金日成、金九等民族獨立運動領導人在中國參加抗日斗爭的同時作為民族運動活動家的呂運亨選擇留在本土。1945年8月15日呂運亨被日本人設在半島的總督府召見。呂運亨到了總督府后被告知日本已決定向盟軍投降,朝鮮半島即將迎來獨立,但與此同時日方希望呂運亨協助日方維持日本人撤離過程中的治安。呂運亨同意協助日方維持治安,交換條件則是日本不干涉朝鮮建國。當天以呂運亨為委員長的朝鮮建國準備委員會成立。這時呂運亨已得知美、蘇兩國達成了對朝鮮半島以三八線為界進行南北分區占領的協議,于是他搶在美軍進駐之前于9月6日宣布成立“朝鮮人民共和國”。1945年8月24日蘇軍進入平壤解除日軍武裝,9月8日美軍在仁川登陸。美軍一進入朝鮮半島南部就宣布美國軍政廳是南朝鮮唯一合法的政府,同時命令“朝鮮人民共和國”解散。這時半島所面臨的命運無非兩種:要么進行南北方全民選舉產生統一的政府,要么南北方各自進行選舉。1948年5月10日南朝鮮方面進行了單獨選舉,同年8月15日半島南部成立了以李承晚為總統的大韓民國政府。北方為與之對抗于1948年9月9日成立了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朝鮮半島由此分裂為南方的韓國和北方的朝鮮兩個國家。冷戰時期半島南北方之間的對立被視為是兩大陣營對立的縮影,所以資本主義陣營的國家通常只與韓國建立外交關系而不承認朝鮮,而我國作為社會主義國家在相當一段時間內只與朝鮮保持外交關系,這一時期我國在官方層面稱韓國政府為南朝鮮當局。冷戰結束后國際形勢趨于緩和:朝鮮與韓國被同時接納為聯合國成員。1992年中韓建交后我國在官方層面將原來的“南朝鮮”稱謂改為”韓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