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所有農民不種地了?
所有農民不種地,很多人都覺得不可能。我覺得短期不可能,長遠來看,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雖然可能性很小。
90年代以前,城市里的掏糞工滿街走,那時覺得掏糞工是必不可少的。這么類比,沒有貶低農民的意思,我只是想說明,隨著社會的發展,一些職業會淘汰,一些職業會升級、換代。
一、短期來看,不會出現所有農民不種地的情況。農業是第一產業,無農不穩。
人必須吃東西:糧食、蔬菜、水果、肉類等等。吃的東西必須有人去生產。種地,是生產糧食、蔬菜、水果等農產品的基礎工作。為了保證供應,短期來看,所有農民不種地是不可能性。
農民也是一種職業,是一種謀生手段。當前,愿意種地的農民減少,是由于農民這個職業的收入不高,不如到城市打工劃算,因此很多人選擇去打工或發展其他副業。但如果持續出現農民不種地,導致農產品特別是糧食供應緊張,在市場經濟的作用下,種地的產出就有利可圖,就會提升農民這個職業的價值,甚至農民有可能是一種高收入職業,農民就不會選擇去打工,或做其他副業。
如果出現糧食安全、物價過快上漲之類的風險,國家也會出臺政策,引導、鼓勵農民多種地、把地種好,甚至限制土地撂荒、限制在農業土地發展非農生產。比如2019年至今,豬肉價格偏高,政府就鼓勵養殖,對年出欄500頭以上的養殖戶給予補助。水泥、鋼鐵等供應過剩,政府出臺政策淘汰落后產能等。
政府會通過市場行為和行政行為引導產、需基本平衡,不會出現“一邊倒”現象。因此,在需要的時候,政府會引導農民會回歸農業,市場也會讓農民這個職業處于收入平衡狀態。
二、題主提出“要是所有農民不種地”這個假設,問“社會”會怎么樣?
糧食、蔬菜、水果等農產品是農民種地的產出物, 在沒有替代農民種地產出農產品技術出現前,所有農民不種地的結果就是農業發展停滯,國內沒有農產品出產,所有農產品靠國外進口,農產品等物價飛漲,城里人生活水平下降,不種地的農民生活水平更下降。
所有中國人的生活受制于國外供應。
如果進口滿足不了生活需求,就會出現饑荒。為了不餓死,就會有人去種地[呲牙]
三、長遠來看,農民不種地也是有可能的。
出現這種可能的前提農民種地這個職業被替代,就是技術高度發達,所有農產品都是工業化、工廠化生產。
目前,工廠化生產蔬菜、肉類的技術已經成熟,已經出現人造肉,工廠只用水、肥批量生產蔬菜的案例。上海奉賢一家蔬菜工廠,只用水、肥培育蔬菜,8000多平方的廠棚,只需幾個人,就可完成從種養、日常管理、打包運輸等全部工作。在工廠里,芽苗菜從播種、催芽、綠化到上市只需要10天左右。
目前,工廠化生產還沒有全面推廣,生產成本和產量還不足以替代廣大農民種地的生產。
如果有一天,人力、土地、環境等農業生產的成本高于工業生產農產品的成本,而工業生產技術、產能能滿足社會需求,各種農產品可以通過工廠種植、養殖,種地生產農產品就不是一種必須,農民這個職業就會消失。
也許有這一天,種地成為一種體育鍛煉,成為一種休閑娛樂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