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處理好人際關系?
前兩天,去看望老媽,碰見鄰居吳大媽坐在客廳里哭泣,老媽在一旁勸說著。
吳大媽一看我們來了,很不好意思,就直接離開了。
這位吳大媽,有兩個女兒,一個兒子,二女兒最小,也過得最不如意。
家里知她的日子艱難,哥哥姐姐不免時常接濟,吳大媽也常常偷偷塞錢給她。
前不久,孩子們的大姑家里出了大事兒。
親戚朋友都去看望,唯獨二女兒沒去。
大女兒看見二女兒就說了一句:“大姑家里出了這么大的事情,你怎么不去看看,整天就知道四處亂逛。”
大女兒本是好意,但是,就因為這一句話,二女兒一生氣,斷絕了與他們所有人的關系。
不再上門,不接電話,就是看見他們中的誰,也不說話,氣得吳大媽天天哭。
估計誰也沒有想到,一句話能導致這樣的結果,讓一個幸福的大家庭平添了許多無奈與憂愁。
哈佛大學有一個項目,已進行了75年,跟蹤研究對象724人,且,在哈佛同類研究中耗時最長。
這個項目得出結論為:良好的人際關系使人獲得健康與幸福。
那么,想要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必離不開兩個字:溝通。
如果吳大媽或者大女兒會溝通,事情則不會惡化到斷絕關系的地步。
事實上,如何由溝通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系,我們都曾為此下過功夫,看過攻略貼,也尋過技術書。
但是,效果甚微。
由羅納德·B·阿德勒與拉塞爾·F·普羅科特共同著作的《溝通的藝術 看入人里,看出人外》,將會給你打開一扇大門,讓你從內到外全方面的了解與學會怎么有效地實現溝通,促進關系的發展。
同時,這本書適用于家庭、工作與學校各人際溝通交往的場所。
《溝通的藝術 看入人里,看出人外》共分為三大部分:
1看入人里
其實,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與鍛煉,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溝通高手。當對一場溝通抱著一種預期時,你的語言、情緒都會自然向著預期的方向去努力,這樣,期望成真幾率會更高。
但是,在這個溝通過程中,需要注意兩個重要的因素:知覺與情緒管理。
①:“每個人都有一套不同的方案來組織我們對于其他溝通者的印象,社會科學家稱之為知覺基模。”
也就是,當你面對一個陌生人時,你對他的基本判斷,來自于你之前所有的經驗,這些經驗會讓你根據他的衣著,談吐及身份,使你挑選與他相匹配的溝通語氣及溝通方式。
但是,如果你的經驗與當前情況完全不匹配呢?或者根據你的經驗反而采取了錯誤的溝通方式呢?
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需要經常性對自己的知覺,也就是之前的經驗進行修正。
②:當你對著一場溝通有著明確的溝通目的或者溝通方案時,你就能夠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
這里的控制情緒,是指將無助益情緒降到最低,將有助益情緒發揮到最大。
其實,所有無助益情緒的爆發都會有一個點,有時候,是一句話;有一時候,則是一個無意識的動作。
細心留意自己無助益情緒爆發點,學著一步一步去適應它,最終掌握它。
只有你對自己有足夠的了解,就能控制好情緒 ,達到溝通的目的。
2看出人外
在溝通的過程中,涉及三個重要的方面:語言、非語言及傾聽。
①每一個人都有自己語言表達的特點,如果你了解對方的語言特點,在溝通中,你就會避免引起雙方誤會的詞語。
②而非語言在溝通中則有著舉重若輕的地位。面對不同的人,一個相同的動作可能表達不同的意思,比如:“在英國,點一次頭表示對方應該說下去,快速地連續點好幾次頭卻表示點頭的人自己想發言,而在印度,點頭則是不或不同意的表現。”
很多時候,我們對一個人的基礎判斷,大部分來自于他的非語言表達。比如,開篇故事中的姐姐,她的語言可能并沒有太多的殺傷力,要是,再加上她的非語言動作呢?比如面部表情上帶有一定程度的蔑視與輕視呢?這可能才是讓人難以接受的。
③在雙方溝通過程中,你從對方那里得到最大的尊重,就是對方一直耐心地傾聽你的表述。
傾聽是一種重要的溝通形式。
之前,在家里常見的畫面是,晚飯后,兒子坐在沙發上和我們分享著他在學校的趣事,我一邊看著手機一邊聽著他的講話,然后,兒子會非常生氣說一句:“媽媽,你到底有沒有在聽我說話?”
我趕緊放下手機,端正態度,并積極回應。
“你到底有沒有在聽我說話?”
無論是在生活中,面對父母孩子及愛人,還是在工作中,面對領導下屬及同事,我們在向他們表述自己的時候,都想問一句:“你到底有沒有在聽我說話?”
因為太多時候,大家的傾聽都是無效傾聽,我們自以為做得很隱蔽,其實,對方很容易就能感受到。
那么,這場溝通必是不盡人意的。
當無效傾聽轉為有效傾聽時,你對工作的焦慮會降低,你對生活的信心會提升。
3看人之間
之前,同事小菲的工作是在生產部門,經常與采購部同事發生摩擦;后來,她被調到市場部門,不僅與采購部的同事摩擦沒有了,反而生出一種同病相憐的味道,關系越處越融洽。
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會隨著時間,環境及身份不停地轉換而發展。
而在關系發展中,最讓頭疼便是人際關系中的沖突。
其實,每一個人面對沖突,都會選擇不一樣的應對策略,有的人會逃避,有的人會讓步,有的人會妥協,也有的人會直接面對競爭;不過,唯有合作才能使關系的雙方走向雙贏的局面。
這不僅需要你能夠清楚的界定沖突發生的本質,還能夠提出處理的方案,在對方與自己的需求皆達到相應的目的時,沖突也就轉變為合作。
沖突就像一把雙刃劍,有危險,有挑戰,也有機遇。
我們從家庭走向學校,走向工作,走向社會,不斷地與周圍的人建立起關系,而溝通就如呼吸,主宰著我們每一步的生活。
我們常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這里的江湖,本質還是指各種復雜的關系。而《溝通的藝術 看入人里,看出人外》有著對溝通及各種關系最透徹的分析,也有可操作的溝通方法,能夠幫助人一入江湖如履平地。
在我們的生活里,豎立著無數道大門,溝通就是我們手中的鑰匙,只要用心打造,你就能打開夢想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