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的領導為什么叫BG總裁?
我是前華為員工,曾在華為工作過多年,這個問題我最有發言權。
“BG”是英文“Business Group”的縮寫,中文意思就是“事業部”。華為公司從通信業務起家,現在的業務面非常龐雜,為了便于管理,根據各自服務的對象的不同,整個公司分成了三個業務BG,分別是運營商業務BG,企業業務BG,消費者業務BG,消費者業務BG又稱終端業務BG,這兩個名稱幾乎同時并用。
全球各固網、移動網運營商客戶的業務都屬于運營商業務BG管理;政府、跨國公司、大企業等客戶的業務屬于企業業務BG管理;手機、平板、筆記本、上網卡等針對終端個人消費者的業務屬于消費者業務BG。
在美國政府沒有打壓華為手機之前,華為手機業務突飛猛進,一度占到了公司消費額的50%以上,超過了運營商業務BG和企業網業務BG的總和。被美國政府制裁后,華為將終端業務BG進行拆分,將榮耀子品牌獨立出去,由深圳市國資控股的深圳智信,聯合榮耀的一系列上下游供應商聯合接盤。
此外,華為還進入云計算與智能汽車領域;2020年時,這兩個部門升級為一級部門,與BG同級;
華為2020年業務架構
除了廣為熟知的通信領域以外,華為在光伏逆變器領域也是世界第一,近年更是切入了儲能業務領域,在2021年,華為數字能源部門升格為一級部門;因為美國的制裁,華為海思(芯片設計部門)地位得到空前提高,同年也升級為一級部門;
華為2021年業務架構
面對當今世界第一強國對一家中國技術公司專門發起的制裁,華為公司在剛開始的慌亂中,逐步穩步了陣腳。華為是中國崛起的象征和標志,讓我們一起祝福華為,明天更美好!
================================================================
2022-10-20 補充更新
華為是一家未上市的超大型跨國公司,全球知名的高科技企業,在全球幾乎所有國家都在開展業務,你能想象到的任何一個國家的首都、港口城市、經濟中心城市,都有華為人的身影。全球每天有超過1000名華為員工在乘坐飛機,飛向世界各個角落。
阿聯酋航空,全球最土豪的航空公司,乘坐體驗極優華為公司營收的70%來自于海外國家,華為約有20萬名員工,其中20%為外籍員工,華為很多業務都是向世界一流水準看齊。
華為美國研發中心10周年年會----2011年華為西歐代表處--西歐開放市場峰會華為的產品和解決方案進入世界各主要國家,除了美國和日本NTT Docomo以外,華為幾乎進入全球幾乎所有國家的主流運營商的網絡,包括英國VDF、英國BT,德國電信、法國電信、西班牙Telefonica,意大利電信,中東北非地區電信巨頭MTN、東南亞地區電信巨頭新加坡電信等等。
全球有超過1/3的網絡流量(包括移動電話和寬帶服務)經過華為的網絡設備。華為公司擁有全球最多的5G領域標準必要專利,以前敢這樣稱呼的,一般是美國的高通公司、思科公司,或瑞典的愛立信公司、芬蘭諾基亞公司、德國的西門子公司等等西方頂尖的科技公司。
因為華為公司最近二十年突飛猛進的發展,諾基亞和西門子的通信被迫合并,法國阿爾卡特和美國朗訊公司被迫合并,摩托羅拉更慘,更是被轉讓了好幾手,先被轉讓給微軟公司,后又被轉讓給聯想公司,對的,就是我們那家著名的民族企業聯想公司,當然你可以展開聯想一下。
高通公司是通信行業的另類公司,公司從不生產任何具體產品,但卻生產了海量的通信行業標準必要專利,并在美國制式的CDMA通信行業標準成了獨一無二的主宰,吃了2G吃3G,接著又是4G;一種說法是,國內的電信在2G、3G、4G時代之所以發展不起來,就是因為高通公司收的專利費過高。
思科公司則專注于企業數據通信領域,主導了數通領域IETF幾乎主要的標準草案。上述每一家西方通信領域的科技公司幾乎都專注于某一個領域。而華為公司幾乎能提供從運營商到企業,從通信系統到通信終端,從移動網絡到固定網絡,從海底光纜到陸地光纜,從數據交換到存儲,從服務器到電源設備,華為幾乎是一家全能型的通信公司。
華為5G技術登頂世界之巔這可能也正是讓美國害怕的地方,上述公司任何一家都沒辦法單獨挑戰華為,才逼得美國政府拉下臉面,親自下場動手整華為。從目前來看,華為已經頂住了美國政府幾乎四年的修理,仍然屹立不倒,期望寓意“中華有為”的華為一直堅強下去,為中華民族的復興,寫下最燦爛最美麗的注腳。
美國政府強勢打壓華為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