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暗時刻影評深度解析?
這一場本可避免的戰爭,這也是一場侵略與反侵略的戰爭,然而在二戰爆發之初,這卻是一場多數人退卻而少數人堅守的戰爭。《至暗時刻》不僅是電影的片名,也是戰爭初期籠罩在整個歐洲的恐懼。
在電影開頭,一段黑白默片講述了故事發生的背景,野心勃勃的希特勒已經入侵了捷克斯洛伐克、波蘭、丹麥和挪威,三百萬德軍已經集結在比利時邊境,準備攻入歐洲其他國家。而英國首相張伯倫也因為對國際局勢的誤判而失去了議會的信任,被迫下臺。而當我們回顧丘吉爾為何能在那一時刻上臺時,你當然可以認為這是因為工黨能夠接受的人就是他,但這一解釋卻潛藏著一個陰謀。
張伯倫的下臺顯然是源于外界的壓力,而當其追隨者推崇哈利法克斯就任新總統時,卻遭到了后者的拒絕,這并非是后者謙虛的推諉,或者是因能力不足的退讓,而是他清楚的知道,即便現在上臺,也只會重蹈前任首相覆轍。于是,他采取了更為保守的做法,即讓丘吉爾臨危受命去承受眾人的憤怒和不滿,當外界所需要的狂人跌入深淵時,他便可以順勢而上,成為新一任的首相。
精于算計的政客總是熱衷于為自己打造一盤不會潰敗的棋局,但面對不守規則的敵人,任何綏靖式的想象都是一種自殺式的保守。很遺憾,希特勒手里握著的不是呼吁和平的棋子,而是推行獨裁與暴政的槍炮。當哈利法克斯對和談抱有羅曼蒂克式的幻想時,丘吉爾看到的是希特勒的野心以及同伴的天真,他深知這已經不是一場能通過協議結束的戰爭,而是一場徹頭徹尾以搶奪他國資源與主權的侵略。
當得知英國全部的職業化軍事力量被德軍圍困于敦刻爾克并即將覆滅時,在和談還是抗爭的抉擇中,丘吉爾最終選擇了后者。逆境、險境、絕境,那個在黑暗中看到光明的人不負眾望地創造了奇跡。
孤立無援
正如電影中丘吉爾所自述的,他是一個不被期望(unwanted)的首相。同僚的批判以及國王的質疑讓他做出每一個決策都舉步維艱,更何況他的政敵正為他預設了一個“拒絕和談”陷阱,這讓他隨時都可能遭受不信任投票的彈劾。
然而,沒有盟友的不僅是丘吉爾,還有丘吉爾背后的英國。當他帶著希望和決心去尋求法國的幫助時,后者卻毫無抗敵之策,而大洋另一邊的美國早已頒布了《中立法案》,英國甚至無法獲得從美國購買的P-40戰斗機。
《至暗時刻》的含義在此刻被詮釋地淋漓盡致,孤立無援的丘吉爾背負著岌岌可危的英國向前邁進,而擺在面前的道路有兩條,要么挖出一道孤立無援的戰壕,要么開啟一場飲鴆止渴的談判。前者是以國家主權為籌碼去爭取一場前途未卜的勝利,而后者也是以國家主權為籌碼,但能夠換回的絕不可能是勝利,它能止痛,但絕不能止損,它能拯救數以萬計的生命,但這些被拯救的生命將不可避免地失去國家的主權與獨立以及民族的尊嚴和未來。居危思危的丘吉爾看到了這一點,但居危思安的哈利法克斯卻不愿承認這一點。
從敵我力量對比的數值來看,英國處于絕對的劣勢,而對于戰爭來說,有太多的利益需要考量,有太多的決策需要選擇。但在這患得患失之中,精致的政客所關注的往往是一毫一厘的安逸,而忽略了一場戰爭的本質,即它本就起源于一種不可調和的矛盾,對安逸的追求孵化不了和平,只會助長敵人的野心。
“戰爭時,堅毅,失敗時,不屈?!?/p>
丘吉爾的偉大之處就在于,當那些位于決策中樞的政客都在理性的囚籠中失去抗爭的底線而寄希望于一張毫無信用價值的協議書時,他能夠識破敵人的謊言以及同僚的幻想,他堅信主動棄戰的英國不可能在談判桌上獲得任何意義上的勝利,更堅信那個愿意戰至一兵一卒的英國不會失敗。
止戰之戰
哈利法克斯是丘吉爾的政敵,也是當時英國的外交部長,他篤信這場戰爭最佳的解決方案是通過外交手段來解決,而他反對丘吉爾的籌碼則是英國派往前線的士兵,更確切的說,是士兵們的生命。戰爭不是風輕云淡的棋局,而是血肉橫飛的戰場,構成戰場基本要素的不是無意識的工具,而是有生命更有情感的個體。為了一個野心,為了一個家園,他們舉起了槍炮,他們面對著死亡。
“犧牲4000名戰士以拯救30萬軍隊精英?!?/p>
這是丘吉爾在了解到敦刻爾克的狀況時所做出的抉擇,面對德國軍隊的圍困,他需要駐扎在加萊的駐軍吸引德軍的火力以換取大部隊轉移的時間。這便是戰爭,無論科技與文明有多么輝煌的進步,但任何一種戰爭都保持著一種原始的野蠻,盡管那4000名戰士不是財務報表上的數字,盡管他們是有血有肉的生命,但對于這場戰爭來說,他們的戰略任務只能是頂著炮火,向著死亡。
當眾人認為丘吉爾是瘋子、是狂人的時候,當眾人指責丘吉爾拋棄緩和余地而介入一場戰爭的時候,他們又如何能明白,無論是妥協還是反抗,戰爭是否會爆發不會因丘吉爾的決策而改變,希特勒仍會將戰火席卷歐洲、引入英國,丘吉爾無意引起一場戰爭,事實上當美國總統羅斯福就這起戰爭的命名向他詢問時,丘吉爾曾指出這是一場可以不爆發的戰爭。但這個不爆發的前提并非是哈利法克斯等綏靖派所認為的外交手段,而是一戰結束后那段來之不易的和平中戰勝國對戰敗國的處置手段,后者在很大程度上催生了納粹德國的興起。
為了結束戰爭,于是人們參與了這場戰爭。當我們去思考和平之意義的時候,肯定會有人追問和平到底是這一場戰爭的結束,還是另一場戰爭的開始?而就歷史的演進而言,這個問題相當諷刺,也相當多余。因為沒有一場戰爭不是在和平中孕育的,也沒有一場戰爭不是帶來和平的。從這一角度來看,無論丘吉爾做出何種抉擇,對于英國來說,《至暗時刻》所處那段時期都將成為戰爭的前奏,無法避免,但必須應對。
絕不妥協
“這世界就是個輪子,以這些豪門巨宅為軸心而轉動?!?/p>
石黑一雄的《長日將盡》在很大程度上講述了英國決策部門的特征。他們居于廟堂之上,他們憑借內生圈層的認知來制定大政方針,他們自詡著正義,但又割舍不了虛榮,更拋棄不了欲望和貪婪,但也正因如此,他們變得軟弱,這種軟弱使得他們無法承受戰爭的代價而躲避戰爭爆發,甚至不惜以國家主權和獨立作為談判的籌碼。
避免這場戰爭,開啟一場向納粹妥協的談判,這是哈利法克斯的意見,也是那樣一群集體的意見,但這是英國的意見嗎?當丘吉爾在一片反駁聲中日漸消沉和沮喪時,英國國王給出了一個如何在黑暗中尋找光明的答案,即如果你感到困惑和迷茫,那就去問問人民吧!
在影片的最后,人民給出了答案,這也是丘吉爾一向堅守的答案:絕不妥協。
哈利法克斯可以成為一個相當精明的政客,但永遠成為不了一個引領人民的領袖。在“怎樣應對一場勢在必行的戰爭”這個問題上,哈利法克斯之所以會失敗,是因為他選擇了相信敵人,而不是相信人民,他企圖用下議院的怒火以及無比棘手的現狀來沖垮丘吉爾的威望,卻沒有反思為何下議院會如此咄咄逼人,而這棘手的現狀反而促使丘吉爾站到了人民與下議院的陣營,獲取了人民以及議會的信任,因為他們相信,只有這樣一個絕不妥協的領袖才能帶領他們奔赴一個自我獨立的未來。
背負國家的使命,背負人民的寄托,背負未來的希望,丘吉爾是一個絕不妥協的人,他的強大在于他始終站在了國家和人民的立場,他知道面對不確定的未來,總有那樣一種類似于光明的東西值得人們為之堅持、為之抗爭、為之犧牲。
當丘吉爾帶著答案走進了議會會場,他所進行演講的內容不再是一開始就任時的一紙空談,而是注有人民意志的抗爭宣言。最后,他以勝利者的姿態退出了會場,耳邊響徹著同僚的鼓舞,心中守護著人民的信任,即便他將踏入黑暗,但絕非孤立無援。
至此,《至暗時刻》已經結束,當眾人在黑暗中看到光明時,眾人的信念就是勝利的宣言,前路必將迎來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