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計算在二線城市就業怎么樣啊?
云計算發展趨勢
2015年,云計算在中國得到了快速發展,之所以得到快速發展的主要因素是通過云平臺提供24小時不間斷服務提供給客戶,通過客戶的信息、行為等數據進行收集、分析掌握客戶需求,壟斷客戶資源及產品資源。從而能夠更好的吸收現金流,實現”暴利”目的。
2015年3月,中國政府工作匯報中強調制定以”云平臺、大數據、物聯網”為核心的”互聯網+”行動計劃,大力推動云平臺的應用與發展。
2015年,可說是中國云計算發展、落地之年。中國一線的云計算巨頭,如阿里云、騰訊云等,在2015年數據中心的服務器數量紛紛超過50萬臺;作為衡量云計算廠商的最基礎的硬指標,在2016年,數據中心建設將進入高峰期,有云計算廠商的服務器數量將會突破100萬臺。
按當前的勢頭,阿里云有可能是最先突破這一數據的廠商,因為阿里云2015年前三季度的收入分別是:3.88億元人民幣、4.85億元人民幣、6.49億元人民幣,2015年全年收入突破20億人民幣已經沒有懸念。
另一方面,隨著亞馬遜、華為、百度開放云等紛紛擴充數據中心以便在云計算市場開展競爭外,各地更多的數據中心正被建立起來。
Paas平臺,尤其數據能力成決定性核心競爭力
數據存儲、管理與分析能力將決定核心競爭力和前進速度!!!
在2015年云計算服務商舉辦的活動中,亞馬遜云推出的應用與服務應該是最豐富且讓人眼花繚亂的,其次是阿里云。
但仔細觀察,卻發現主要還是集中在計算與數據服務兩大類型。其中對象存儲、塊存儲、表格存儲、歸檔存儲等各種存儲服務將成為關鍵性服務而凸顯出來。
正因為大家都看到這一趨勢,在2015年下半年,不僅僅三大運營商大力構建云平臺,同時各地企業、銀行、教育、政府機構也再積極構建各種云平臺服務,同時,各種規模云服務商也如雨后春筍般的誕生了。
中國云計算市場,在經過2015年的縱橫捭闔及收購,形成了運營商、互聯網巨頭、IT與集成商等大塊頭廠商。
同時,即使包括二線云計算廠商也開始結盟。
具體表現以下幾類,一類是象浪潮、青云、Ucloud等開始構建生態圈,二類是象寶德直接投入到集成商太極股份懷抱。三類是惠普等,直接放棄公有云,使用微軟云。四類是如華為從被集成到建生態。五類是阿里云,構建大生態,比如阿里云與萬國數據建立戰略合作。
在2015年,各一線云計算廠商在全球范圍布局數據中心。其中,阿里云在硅谷設立兩個數據中心;在新加坡建立一個數據中心,在歐洲與德國電信合作將建數據中心,在迪拜與Meraas合作構建數據中心等。在2016,包括華為、騰訊云以及二線云計算廠商也會將繼續加速,以合作為主擴展數據中心。
在混合云方面,如前所述惠普放棄公有云,結合微軟。阿里云選擇與萬國數據合作共推混合云。在公有云之間,容器能力正在解決這一問題,同時最大限度的支撐容器正成為云計算廠商的標配。
沒有競爭就沒有進步。在2015年跑在競爭最前列的就是與云計算密切相關的領域CDN。
在2016年,更激烈的競爭將發生在以下幾個行業,視頻、游戲、金融、智慧城市、電子政務。
以視頻行業為例,在這市場的競爭者就包括百度開放云、樂視云、騰訊云、阿里云。你說那個是弱者,而且這一行業競爭在2016年元旦期間就已經開始上 演了,阿里云說元旦跨年前10名的電視臺有一半都用到阿里云,其中芒果TV、浙江衛視的網絡直播就是使用的阿里云服務。
廣州、深圳的汽車管理及年審均采用騰訊云完成相關流程與審核工作
各銀行陸續退出云支付等各項金融類云服務平臺
就醫不用愁,云平臺提供專家約診服務。不用再辛苦牌號
滴滴打車利用云平臺簡便快捷為供求雙方提供需求解決方案,掀起一場革命風潮。
北京、武漢等地逐步使用云課堂拓展學生的視野與求學欲望。快速縮減教學力量差異化
總而言知,云計算不僅來了,而且卷起一場技術革命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