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誰去過河西走廊?
你好,我去過。河西走廊太值得一去了。河西走廊是華夏文明的根脈之一,它經(jīng)歷了民族文化大融合的歷程。千百年來金戈鐵馬、血雨腥風(fēng)、反復(fù)在這片狹長的土地上重疊著。
河西走廊的樣子:祁連山就像一面墻,漢武帝設(shè)的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個郡,就是走廊的四大廊柱
走廊東邊連著中原,西邊通向了新疆,南邊可以溝通青藏高原,北邊可以溝通蒙古高原,為兵家必爭的戰(zhàn)略要地。漢武大帝的牛掰在于,一邊有衛(wèi)青霍去病李廣,拿下河西走廊,大敗匈奴,一邊有張騫出使西域,走出一條絲綢之路。在劉徹眼里,河西走廊就像一只巨臂,勇猛地伸入西域,征服了西域各國,使不可一世的匈奴人陷入漠北之困境,將今天的新疆地區(qū)納入了中國的版圖。
一、先說武威。武威,曾經(jīng)是西夏王朝的核心地盤,曾叫雍州、涼州,還記得王翰的那首涼州詞嗎?“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漢武帝為顯示大漢帝國的武功軍威,更名為武威。
西夏博物館
鎮(zhèn)館之寶便是這塊西夏碑。正面西夏文背面漢文,是全國現(xiàn)存唯一研究西夏文字的字典。如今少有人識得西夏文字
武威文廟,西北第一大孔廟
雷臺漢墓,在武威市雷臺公園內(nèi)
我國的旅游圖標(biāo)“馬踏飛燕”就出自這里。
二、再說張掖。張掖,古稱甘州,是絲綢之路上的重鎮(zhèn),名字也是漢武帝給改的,意思是:張國臂掖,以通西域。這里有祁連山雪水的滋潤,自古就有“金張掖、銀武威”之說。
閱盡人間繁華與滄桑的大佛寺,罕見的西夏遺存,留下很多撲朔迷離的傳說 。
張掖大佛寺內(nèi)還有一部明代的用金泥抄寫的珍貴經(jīng)書。雕塑是最后一位護(hù)經(jīng)人。
張掖木塔經(jīng)隋、唐、明、清、民國歷代重修,今存的木塔為1926年所建。
張掖歷史悠久,但真正讓它出名的卻是張掖七彩丹霞。
張藝謀三槍里的麻子面館就在這里
三、赫赫有名的嘉峪關(guān),必須要去啊
明朝的國境線就在嘉峪關(guān),出關(guān)就算出國了。
萬里長城第一墩,矗立在討賴河邊的懸崖之上。
討賴河峽谷里流淌的是來自祁連山的雪水,嘉峪關(guān)防線是世界上利用天塹最經(jīng)典的國防工程
四、酒泉是河西走廊里最大的地級市,但總被人忽略,雖然敦煌歸酒泉管轄,但敦煌的莫高窟、鳴沙山太有名了,還有陽關(guān)、玉門關(guān),這些令人激動的名字,好像都跟酒泉沒關(guān)系。
但酒泉市金塔縣的胡揚(yáng)林現(xiàn)在也名聲鵲起了。
如果趕上十月初,一定不要辜負(fù)了這“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的景色。
以上是我的經(jīng)歷與體驗,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