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那七個拜把子兄弟?
張作霖要是知道老五的所作所為,棺材板都壓不住了!但就是這樣一個人,是唯獨安葬了張作霖的兄弟。
1928年6月4日凌晨5:30,張作霖乘坐的專列抵達京奉和南滿鐵路交叉處,剛好這里有一處三洞橋,剛剛駛入洞口的火車,就那樣毫無征兆,被日本關東軍預埋的炸藥炸毀了。
本來張作霖是從北京離開回東北的,但是迫于張作霖在東北地區的強硬,日本關東軍不得不出此下策。
負責策劃此次事件的是日本關東軍高級參謀河本大作,為了確保張作霖必死的結果,他們在距離沈陽皇姑屯火車站附近,放置了整整30袋炸藥,還包括一支沖鋒小隊,確保結果,不會發生意外。
其實張作霖也早有預感了,為了防止意外發生,張作霖也先后三次改變行程計劃,而且當時張作霖乘坐的專車有22節,張作霖專門坐在了80號包車的中間,也就是為了防止意外的發生,而且這節車廂,后面就是用餐車,前面還有兩節藍鋼車廂,坐的都是一起的隨行人員,甚至在這列專車前面,還有專門負責安全的壓道車。
那為什么日本人就能精準地找到張作霖的位置,還能夠將其一擊斃命呢?
時間來到1928年6月4日清晨,按照原定的計劃,張作霖專車在5:23已經駛進了交叉路口的三洞橋。
此時已經在這里等候多時的日本駐奉天總領事林久治郎,也通過望遠鏡看到了三洞橋發生的一切,隨著日本關東軍大衛東宮鐵男按下炸彈按鈕,一聲巨響,響徹天際,就連三洞橋里的花崗巖石墩都被炸開了,更別說是火車了。
橋上的鋼軌也已經不知去向,連橋梁都被炸的彎彎曲曲,隱藏在專車深處的張作霖專用車廂,也被炸的只剩一個底盤了。
率先去世的二哥吳俊生當時跟隨張作霖一同前往東北的,其實就有當年一起結拜的七兄弟之一老二吳俊生。
也是當時結局最慘的一個,作為張作霖曾經的左膀右臂,一直也是陪在張作霖身邊出生入死的兄弟,當然這次也沒有幸免于難,當時直接被炸到血肉模糊,就連人體最硬的頭骨,也被一根大鐵釘貫穿,當時就離開了人世,場面慘不忍睹。
出生于1863年的老二吳俊生,原本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老家山東,由于在清朝末年,也是因為生活所迫,舉家搬遷到東北謀求生路,17歲那年開始入伍當兵。
后來隨著辛亥革命爆發,滿族王公沉寂居然勾結日本人,一手策動了滿門獨立,看不慣的吳俊生,當即就帶領軍隊給予了沉重的打擊,而且他在軍中一直以作戰勇敢著稱,也經常受到上級長官的賞識。
由于功勛卓越,在1908年,也當上了奉天后路巡防營統領,以及候補總兵,在當年也算是和張作霖差不了多少的重量級軍事人物。
本來可以擁有更加美好的前途,但就是在皇姑屯事件之中,率先為張作霖陪葬了。
當時張作霖直接被炸飛了十幾米,致命的是咽喉管破裂了,顯然也堅持不了多久,當時就連一起出行的張作霖六姨太太,腳趾頭也給炸飛了,其他隨行的人員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受傷,唯獨最嚴重的就是吳俊生和張作霖了。
盡管當時奉天省長劉尚清聞訊趕來,很快就安排醫護人員,把受傷的張作霖的人送到了大帥府,但是由于傷勢過重,即便是醫術精湛的軍醫也沒有辦法,最終因搶救無效,僅僅過了幾個小時,早上9:30左右,就在大帥府咽下了最后一口氣。
張作霖去世后,為了不讓日本人提前察覺到異樣,還是采取了嚴格保密的措施,一直拖到。張學良回到沈陽,6月21日才正式公布張作霖的死訊。
張作霖的好大哥馬龍潭出生于1857年的馬龍潭,也是張作霖當年結拜的七兄弟中年齡最大的,資歷也是最老的。
年少時就風流倜儻、才華過人的馬龍潭,在他那個年代,也是一個相當有氣魄和膽識的文化人,之所以能當大哥自然是有道理的。
而且馬龍潭這個人精力相當旺盛,別人在60歲都已經開始安享晚年了,但是在花甲之年的他,卻風采不減當年,每天還要騎馬出去巡游,每天出去跑個幾十上百公里。
1928年張作霖火車被炸的時候,此時的馬龍潭也已經71歲高齡了,也過了那個打打殺殺,為兄弟兩肋插刀的年紀了。
本身就出生于軍武世家的馬龍潭,父親馬奇峰也是當年赫赫有名的振威將軍,哥哥馬龍文在1868年鎮壓起義軍戰死,他就繼承了哥哥云騎尉一職,也相當于我們今天的武教官。
1907年,馬龍潭與吳俊生,孫烈臣,張景惠,馮德麟,湯玉麟,張作霖,張作相等人結為拜把兄弟。
只不過當年也不知道是因為什么原因,張作霖在1920年解除了馬龍潭的軍職,本來也快到退休年齡的馬龍潭,也樂得清閑,就順便干干搶險救災,捐款編修縣志的活計,也算是通過另一種方式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
在聽到張作霖死訊之后,馬龍潭也沒有安穩,他也接二連三遭到了日本人的騷擾,就是想要拉攏他過去,更進一步的想法,也是想借著馬龍譚的威望,去收買人心,但是早已經看透了,日本人用心險惡,馬龍潭自然也沒有答應。
為了表現出民族氣節,當著日本人的面,一頭撞到了床頭上,當即血流不止,眼看拉攏不成,日本人也就此作罷,這個時候已經在無心干擾參與世間紛爭的馬龍潭,也選擇隱居。
畢竟他的年齡也已經到了極限,1940年,已經79歲高齡的馬龍潭去世了,這也是張作霖所有兄弟之中,難得的長壽善終之人。
張作霖曾經的老大馮德麟排行老三的馮德麟,和張作霖不怎么對付,兩個人矛盾摩擦也不斷。
由于與張作霖也算是老鄉,這兩個人的交集也很早就開始了。
老年的馮德麟擔任過沈陽副都統,還沒有當正規軍之前,當年也是妥妥的綠林好漢,算是張作霖的前輩了,最早就是憑借著公正俠勇之名,拉攏了很大的團伙,也有很大的地盤。
一開始張作霖是馮德麟妥妥的小迷弟,對這位江湖大哥也是崇拜得不行,馮德麟也經常帶著張作霖出去見世面,看張作霖這個小伙子比較機靈會來事兒,于是也經常喜歡給張作霖講一些綠林好漢的故事。
辛亥革命以后,馮德麟也混到了28師師長,一直到結拜以前,張作霖對于馮德麟都是尊敬有加的,結拜后從1916年開始,兩人的關系也逐漸開始多了矛盾和沖突,后來隨著張作霖逐漸掌握實權,馮德麟也逐漸有了想要淡出軍政界的想法。
在他正式下野之后,就開始進軍工商業建設了,先是成立了一家中醫院,然后還開辦了大冶鐵工廠,一般沒啥大事也不去沈陽,安心守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也正是由于他和張作霖之間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慢慢他也對張作霖有了防備之心,據說每次去沈陽見張作霖的時候,他的袖子中都藏著一只王八盒子。
只不過他是不幸的,張作霖是1928年火車被炸去世,但是他只撐到了1926年,因為心臟病突發,馮德麟就在自己的北鎮大宅中,永遠閉上了眼睛。
身為兄弟的張作霖,自然也不計前嫌,再怎么說都是自己的大哥,專門為他舉辦了七七四十九天的葬禮,規格相當之高,也或許是彌補了當年那段兄弟情的缺憾吧。
曾救過張作霖一命的老四湯玉麟出生于1871年的湯玉麟,以心狠手辣而著稱。
早年貧困的生活,因遭人搶劫,也讓他不得不當了土匪,后來稱霸整個遼西地區。
當然也正是在這段時間,與張作霖有過過命的交情。
1900年,張作霖剛帶領著手下的保險隊出門,就遭遇了土匪金壽山的攻擊,也多虧了湯玉麟及時解救,才讓張作霖以幸免于難,這可能也就是大難不死必有后福吧。
也正是因為感謝救命之恩,張作霖就和湯玉麟結成了金蘭之交的兄弟。
不得不說,張作霖到處認大哥的習慣是個好習慣,也正是因為如此,當年在湯玉麟的扶持之下,張作霖的實力也日益壯大。
只不過當時依舊懷恨在心的金壽山,再次糾結了沙俄騎兵中隊,打了張作霖他們一個措手不及,當時張作霖和馮玉麟身邊的親兵,只剩下十幾個人了,于是兩人就帶領剩余的部下,投奔到了當時八角臺的商務團練張景惠手下。
而這個張景惠也是當時他們的結拜兄弟之一。
后來在張作霖逐漸有權有勢之后,湯玉麟和馮德麟與張作霖的關系也逐漸惡化了,只不過念及舊情,張作霖也并沒有對曾經的好大哥好兄弟下死手,即便他多次以下犯上,囂張跋扈的性格,死不悔改,也都因為那份過命的交情,始終給湯玉麟留著一份薄面。
后來在張作霖被炸身亡之后,先是積極鼓勵張學良完成東北易幟,也算是促進統一的大功臣,后來他也被國民政府任命為熱河省省長,當年張學良還是比較信任湯玉麟的。
畢竟日本關東軍在張作霖被炸后沒多久,就動起了歪心思,想要讓湯玉麟出任偽職,卻不料被湯玉麟破口大罵:你們害死了我的拜把子兄弟,還要讓我去當你們的官,我可不當那個混蛋。
也是相當講義氣的性情中人。
但后來即便是他當了省長,也因為當年做土匪的經歷,再加上囂張跋扈的性格,百姓對他的評價褒貶不一。
但是至少有一點,他是無愧于兄弟張作霖的,誓死也沒有向日本人屈服,而且在抗日戰爭中,積極配合抗日救國,后來接受改編,最終于1949年2月病逝于天津,享年78歲。
忠于張作霖但卻愧對張作霖的老五張景惠一直以來,張作霖的抗日主張都很堅決,其他兄弟也都有明確的立場,但就唯獨這老五是個例外。
當年張作霖和湯玉麟走投無路的時候,就投靠了張景惠,張景惠原本也是農民家庭的孩子,早年跟著父親賣賣豆腐維持生活,但是他有一個好習慣,喜歡廣泛結交好友。
但是難免也有遇人不淑的時候,張景惠有一段時間沉迷上了賭博,恰好趕上當時時局動蕩,腦瓜子相當聰明的張景惠,也看到了其中的危險與機遇,他也想到了成立自衛團,給那些當地的富商大戶們看家護院,當然他也順理成章的當上了自衛團團練長。
后來接納了落魄的張作霖等人,相當識趣的張景惠,居然看出張作霖將來必定不是凡人,直接擁護他做自衛團的首領,自己退位讓賢,當了副手。
毫無疑問,這是他人生中唯一最正確的選擇。
但是后來的事情逐漸變了味道,在張作霖遇害之后,張景惠居然沒有抵擋住日本人的誘惑,在九一八事變發生之后公然投敵,當了十幾年的偽滿洲國總理,確實令人所不齒。
但是他唯一沒有愧對的,就是自己的兄弟張作霖了,在張作霖遇害之后,也可能是出于愧疚,張景惠利用自己的職務之便,還是為張作霖爭取了好好下葬的機會。
由于時間倉促,張家人為張作霖修建的陵寢元帥林,才剛修建了一半,張作霖的遺體還依舊在大帥府的院子里放著,但是突然爆發的918事變,也讓張家人不得不全體到關內躲避戰亂,很快曾經輝煌的大帥府,也被日本人占領了,而當時張作霖的棺材,也就被日本人給搬到了珠林寺。
整整放了6年的時間,這個時候實在看不下去的偽滿洲國總理張景惠,于是也開始張羅張作霖的葬禮,先是打通了日本人那方面的關系,然后以張作霖兄弟的身份,最終將他安葬在張氏家族墓地。
其他的幾位兄弟也都天各一方,有好幾位也已經先張作霖離開了,最終給張作霖送葬的只有張景惠了。
在擔任偽滿洲國總理期間,張景惠可以說是對日本人惟命是從,干了許多喪盡天良的壞事兒,當然他最終的結局也是相當令人舒適的。
1950年8月1日,張景惠被蘇軍俘虜,隨后一直被關押在撫順戰犯管理所,度過了余生。
最終在88歲那年,死于戰犯管理所。
張大帥最信任的部下孫烈臣出生于1872年的孫烈臣,比張作霖只大三歲,也是奉天人,曾經是張作霖最信賴的得力干將之一,一直以來他倆的關系也是最好的,是這七兄弟當中,唯一對張作霖唯命是從的,只不過能力越大,責任也越大,由于經常身兼數職,操勞過度的孫烈臣,也最終在張作霖遇害的4年前,也就是1924年4月25日,以52歲的年紀病逝了。
他幾乎將大半輩子奉獻給了張作霖,一生無兒無女,聽到孫烈臣死訊的那一刻,張作霖親自前往吊唁,抱著孫烈臣的遺體哭了整整有半個小時,足見兩人兄弟之情深。
被誤認為是張作霖兄弟的張作相如果從名字上來看,張作霖和張作相,確實是一對兄弟,其實則不然。
張作相也是所有兄弟當中,年齡最小的一個,他出生于1881年,盡管也出生于奉天,但其實祖籍在今天的河北省深州市。
當年在孫烈臣死后,其實張作相,也是被張作霖重點培養的兄弟之一。
早期也是跟著張作霖,一起在保險隊摸爬滾打過的,在1924年接任了吉林督軍孫烈臣的職位,不僅主持修建了奉海鐵路,還創辦了吉林大學,為吉林發展做出了相當大的貢獻。
隨著皇姑屯事件發生之后,張作相也竭盡全力,力保張學良坐鎮東北,只不過隨著熱河抗戰的失敗,他也逐漸開始過上了隱居幕后的生活。
由于張作相特殊的地位,一直以來他也是被日本方面積極拉攏的對象,但是他受張作霖影響頗深,而且相當看重與張作霖的兄弟情,更有不屈不撓的民族氣節,一只沒有屈服于日本方面的威逼利誘,后來他也積極參與抗日救國運動,支持兒子張廷樞參加八路軍,最終也在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夕病逝,享年68歲。
總結:張作霖總共有7個拜把子兄弟,與他關系最親密的,無非就是孫烈臣和張作相了,盡管吳俊生、馮德林、孫烈臣去世比較早,但是除了張景惠之外,其他的兄弟都守住了自己的底線,自始至終都沒有向日本人屈服。
如果張作霖還活著,日本人肯定不會那么容易攻占東北,歷史也有可能會被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