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實質是什么?
記得研究生的第一堂課,當系主任的提問:“誰能說說文化一詞的含義?”時,只見一位漂亮的女同學霍地站了起來,侃侃而談:“從詞源上說,英文“文化”一詞cultrue的詞根是`耕作’,與文明一詞civilization截然不同……”
具體后來她說了什么,教授回答了什么,早已模糊不清,不過她自信迷人之姿倒是記憶猶新!
而今看到此題,又憶起那時節!不過對于“什么是文化?文化的實質是什么?”這樣艱深的問題,至今仍無明解!
從詞源上說?雖然也曾跑到中文系聽過幾節王力老師的課,無奈底子太薄,聽不真切弄不明白,最后不了了之!未曾入門,怎敢妄言?所以今天只能姑且從自己一隅的理解入手!
在西方“文化”一詞傳入之前,我國文獻沒有“文化”這一專有名詞,其“文”與“化”最早現于《周易·賁卦·彖傳》。其原文如下:
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這里的“天文”指自然界,“人文”指人類社會,意思是觀察自然界規律,認知時節的變化;考察人類社會倫常,用以教化天下。
雖然“以文化成天下”與西方“文化”一詞不盡相同,但是也有共通之處,那就是都是指人的勞動創造,像cultrue的詞根“耕作”一樣,文化是人群勞動的產物,是人類社會創造的財富!如果說文明傾向于有形的物質財富,那么文化則是無形的精神財富!文明可以被摧毀,但文化則可以延續!如猶太人,失國數千年,歷經磨難,屢被摧殘。雖然流亡世界各地,但是猶太人的文化延綿不絕。無論在強敵環伺的中東沙漠,還是分散在世界各地,依托其獨特的文化,他們創造了巨大財富和奇跡!
文化的傳承依托一定的物質材料,如書籍,繪畫,音樂!同時還得依靠一定量的人群,才能得以保存文化,代代相承,延綿不絕!
說到這里,忽然理解了電影《流浪地球》中的鏡頭:
吳京為了地球,不惜犧牲自己和“諾亞方舟”休眠倉,因為
沒有人的文明是毫無意義的!于是頓悟:文化與文明的核心是人!沒有人的文明會湮沒;沒有人使用的文字會消亡;沒有人的延續,就沒有文化的流傳!是的,文化是人類社會創造的寶貴財富,而人,則是這個財富存在和延續的根本!沒有人,一切都是枉然!文化是水,人文是根,滋養著人類社會從遠古至今,也必將哺育人類走向更遙遠的未來!
讓我們陪著孩子一起吟誦唐詩宋詞吧,因為詩詞歌賦給養了我們,也定將繼續滋養我們的子孫后代!
讓我們帶著孩子走進畫展書館吧,因為曾經感染過我們的《富春山居圖》和《清明上圖》,也必將會給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沒有人的文明沒有意義!沒有人的地球寂靜荒涼!
同樣,沒有文化的人類也似荒漠,沒有生命的亮色!
孔子曾說:“周監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p>
今天,我們承繼數千年文化,更應發揚光大,才不負華夏后裔之名!
讓我們浸在渾厚的文脈當中,染上春的綠,秋的紅,冬的白!70后文青00后寶媽,忽感責任重大,遂于北京仲春深夜記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