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場上作戰的士兵如何保持個人衛生?
都說“一名軍人的最好歸宿是死于最后一戰的最后一顆子彈”,可是,走上戰場的士兵們,不僅要直面敵軍武器的生命威脅,更要迎接缺醫少藥、疫病橫行的戰場環境所帶來的生存考驗。在死于最后一顆子彈之前沒被疾病奪去生命,對每一名士兵來說,都是最大的福分。
據統計,在1870年普法戰爭以前的歷次戰爭中,軍隊士兵死于疾病的人數,遠遠高于戰場陣亡人數,其比值接近5:1。在第一次世界大戰陣亡的550萬協約國士兵中,約有45萬人死于塹壕對峙期間肆虐的痢疾、鼠疫、流感等傳染病。
因此,在戰爭時期,無論是軍隊里的指揮官,還是普通士兵,都應該積極想辦法去保持個人衛生。相反,以戰事繁忙或隨時犧牲為借口,而不去注意衛生防病,說嚴重點兒,這就是一種戰場自殘行為,一旦疫病爆發造成大規模非戰斗減員,整個軍隊就會不戰自敗。
最簡便易行的辦法,就是高溫清洗。利用戰斗間隙泡個熱水澡,或沖個熱水淋浴,既可以緩解疲勞,提高身體抵抗力,還可以預防傳染病。醫學發現,只需30℃以上水溫,就可以殺滅霍亂、跳蚤、風子等病毒或傳染源。
電影《兵臨城下》,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德軍二戰時期對衛生防病工作的重視程度:一位德軍上校在副官陪同下,趁部隊剛剛攻占一片街區的休整之機,來到位于斯大林格勒市區的一處斷壁殘垣中,利用一個由水桶改裝而成的簡易淋浴器沖澡。
結果,這名德軍上校在洗澡過程中,被躲在死人堆里的蘇軍狙擊手扎伊采夫開槍擊斃。德軍上校因洗澡而喪命,其教訓不在于他注意保持個人衛生,而是德軍打掃戰場不徹底、疏于戰場警戒造成的。
為執行巴巴羅薩計劃,希特勒調集143個師,編成北、中、南三個集團軍群,分別向列寧格勒、莫斯科和基輔推進。從歷史照片中可見,開赴前線的德軍部隊軍容嚴整、士氣高昂,士兵們服裝整潔、精神振奮。
然而,自從斯摩棱斯克戰役發起之后,蘇聯1941年的雨季提前到來,道路變得泥濘不堪,德軍運送物資的車輛在沼澤地里頻繁拋錨,部隊機動由初期的高速閃擊變成了現在的龜速行駛。此時,德軍士兵的軍容已經不再嚴整,軍裝上濺滿泥漿,臉上掛著疲憊沮喪的神情。
為改善遠征作戰期間的部隊衛生狀況,德軍還是想了一些辦法的。北方集團軍群從丹麥大批征用了釀造啤酒的鐵桶,用于部隊進入宿營地后、供士兵泡澡。
中央及南方集團軍群將防化兵專用的噴灑車改裝為淋浴車,供行軍途中的士兵進行集體洗澡,有的還把民間浴池里的淋浴器移裝到野外條件下的宿營地。
實在沒有條件的部隊,只好利用戰區河流眾多的自然條件,視情況組織野外洗浴。這種做法在南方集團軍群比較普遍,因為戰區地處烏克蘭境內,氣溫適于野外洗浴。
對于軍裝的清洗,德軍主要沿用一戰時期的做法,戰前從民間征召洗衣工,隨隊支前保障。以營或團為單位,集中開設洗衣房,每逢戰斗間隙,對士兵服裝進行集中清洗。
總之,歷時6個半月的巴巴羅薩計劃,德軍在前三個半月較好地開展了衛生防病工作,部隊因此保持了較高士氣。
由于戰前希特勒對蘇軍頑強抵抗及蘇聯冬季提早到來等因素估計不足,原計劃8~10周即可毀滅蘇聯的宏偉藍圖被現實撕得粉碎,巴巴羅薩計劃隨著莫斯科戰役的打響,逐漸陷入久拖不決的僵局。
巴巴羅薩計劃的后三個月,未攜帶御寒冬裝的德軍部隊,被迫拿出主要精力與嚴寒天氣作斗爭,無暇顧及洗澡、洗衣等衛生問題。負責進攻莫斯科的中央集團軍群已經把坦克及其它作戰車輛里的油料抽出來,用于生火取暖。在到處冰天雪地的嚴寒環境下,防止人員凍傷,已成為衛生防病工作的頭等大事,根本找不到多余的木柴或物資用于燒水洗澡或清洗衣物了。
當初在制定巴巴羅薩計劃時,希特勒完全預想不到戰爭會被蘇聯人拖入冬季,因此并沒有給東線550萬德軍準備足夠的棉衣。于是,在莫斯科戰役期間的德軍陣地上,出現了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士兵們穿著五顏六色、五花八門的衣物,站在寒風中瑟瑟發抖。在蘇聯寒冬面前無計可施的德軍,已經開始動員后方民眾為前線士兵捐獻御寒衣物,德軍士兵把能穿上的所有衣物全部武裝到身體上,仍然出現大批人員凍傷現象,在這種條件下,根本沒有辦法再去解決洗澡洗衣問題。
好在嚴寒天氣不利于病毒細菌的滋生蔓延,否則,當年入侵蘇聯的德軍必將在有可能爆發的群體瘟疫中,付出慘重的人員傷亡代價。
如有錯訛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慕什塔戈期待著您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