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不用空間彎曲徹底取代引力?
這個問題很好,我來試著回答一下。
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作為科學理論,將引力表述為時空的曲率——引力不是力,是時空扭曲的結果,預言了引力波、引力紅移、引力透鏡等物理現象的存在,并都已被證實,是牛頓引力定律的更精確的版本,革命性的改變了人類對宇宙的認識,極大推動了物理學的發展。
但一個科學理論,不是真理,只是不斷的在向真理靠近,我們從來無法證明一個科學理論是“永遠”絕對正確的。廣義相對論也是如此,它注定不是一個完善的理論——在黑洞處、宇宙大爆炸處失效就是證據。另一方面,時空扭曲的表述必然導致更高維度的時空模型,而高維時空至今并無任何直接觀測證實,加上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不可調和性等等,因此,科學家們本著質疑、不迷信權威的科學精神,并不能徹底丟棄“引力是一種力”的定義。再沒有最終完全理解引力的狀況下,多角度展開研究不失為穩妥的策略。
例如,量子力學中的波粒二象性,我們在研究光的時候,有時視其為波,有時又視其為粒子,也許是出于對光的本質至今沒有真正認知的原因,但這種互補的確極大的推動了對光的認識,何樂如不為?
另一方面,“粒子標準模型”雖然存在很多問題,如其中有一大把的參量只能實驗獲取并不能通過理論本身計算獲得,并需要很精細的微調等,但仍然是現在已經發展成為相對完善的最成功得理論之一,物理學家們為此付出了極大的心血,成功解釋和預言了大量的物理現象,2012在大型對撞機上發現的希格斯粒子就是其預言的。“粒子標準模型”也預言了“引力子”的存在,并作為最后一塊拼圖,和其他三種基本力一樣,引力子作為傳播引力的信子,物理學家們當然不會放棄探尋。
總之,科學至今真正創立不過300年,人類對世界的認識還及其淺,廣義相對論雖然偉大,但并不完善的,沒有人敢說引力是時空的扭曲就是真理,不應失去質疑,這恰是科學精神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