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km微信多開,剛拿到駕駛證需要注意些什么?
駕駛證到手后有一年的實習期,在副頁上會有寫明,實習期到哪一天。在此期間,無論你是否開車,到了這一天實習期就結束了,就不再受實習期內的各種約束了。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實習期內該注意的問題,以及開車該學會的技巧。
首先實習期內要按照規定,在車后貼上實習標志,不貼的話是要被罰款的。即使不是開自己的車,開別人的一輛老車,也要貼,實習期標志是針對駕駛人的,并不針對車。很多新手其實不太愿意貼,可能是怕別人知道自己是新手,特別是讓熟人看見,感覺面子上不太好。其實貼上后是有好處的,老司機看到前方車輛貼有實習標志,一般會格外小心,會保持更遠的距離。無論是一直跟在你后面還是超車,都會格外小心,這樣就能減小事故的發生,即使你誤操作了一下,后車也會有足夠的反應時間。路上有冒犯別人的地方,一般別人能讓也就讓了,畢竟新手也不是故意的,所以實習標志一定要貼。
其次是關于實習期內的扣分問題。實習期內是可以正常扣分的,車輛有違章,可以拿著實習期內的駕駛證扣分,也不會延長實習期。但有一點要注意,堅決不能扣12分及以上,如果扣了12分,駕駛證直接就吊銷了,想要重新取得駕駛證,需要從科目一到科目四一步一步的重新考取,與之前沒有駕駛證一樣,這是和非實習期內駕駛證扣12分不同的地方。過了實習期后扣12分,只要重新學習科目一,考試合格后就可以重新拿到駕駛證了。
最后一個不同的地方就是上高速,實習期內是不可以單獨開車上高速的,如果想上高速,旁邊必須要有一個駕齡三年以上的老司機陪同。因為在高速上,除了駕駛技術外,更重要的是駕駛經驗。駕駛經驗豐富的老司機預見性是比較好的,能夠避免很多事故的發生。實習期內所有的規定都是對司機有好處的,讓我們減小事故,安全駕駛,畢竟剛拿到駕照,開車還是很不熟練。
關于開車技術方面,最重要的就是不發生事故,遵守交通規則。如果剛開始上路有點緊張的話,那么盡量少變道,不轉彎的話就沿著一條車道行駛,且與前車保持稍遠的距離。不變道不轉彎少看后視鏡,因為新手肯定車速較慢,看后視鏡會看到一輛車接一輛車的追上來,從你旁邊經過的時候自己會更加緊張。當然,車開熟練了之后是需要經常觀察后視鏡的,以確定后方的路況。跟著前車行駛時,視線要放遠,不能只看前車。因為有時到了紅綠燈路口突然變成紅燈,前車剎車,可能就會導致自己剎不住而追尾。或者是綠燈前車通過了,到了我們過的時候變成了紅燈,導致闖紅燈,這是新手經常會犯的一個問題,視線看不遠。老司機都是由新手練成的,只要平時多開,多用心,多思考,多總結,新手時期的成長還是很快的。
2、 然后繼續加速到80邁?
首先咱們先統一單位吧,雖然您提到了這個邁,但鄙人更愿意相信是您的筆誤;在咱們這還是用公里比較實際,況且如果您按照交通規則開車,若真達到80邁的車速恐怕您已經超速了;所以這道題的描述就是車子加速到80公里,之后用帶擋滑行的方式讓車速下降到60公里、之后再給油把車速升到80公里,如此循環,是不是可以省油?
從理論上說,在一定條件、精確的控制下,這種方式是可以省油的,但只是理論(理論上存在更省油的機率),但實際復雜的路況、發動機工況、駕駛者的操作水平,令我們做不到省油,而且還會導致油耗上升;所以如果我們只是正常開車(非實驗室狀況)、正常的駕駛技術,咱們就別玩這些技巧了;當然很多老司機會認為這種方式省油,但實際上省不省油他們也不清楚,只是他們覺得是省油的(主觀傾向性),但絕大多數時候的感覺都是騙人的,實際中這種方式并不省油。。。
發動機的負荷內燃機的特性是很調皮的,對于它而言,扭矩負荷低、效率上不去,不省油;扭矩負荷高同樣效率低,不省油;所以發動機低、中、高三階段負荷,只有把負荷保持在中段負荷的時候才能獲得最佳的燃油經濟性,所以結合到咱們的實際當中,車輛保持80千米勻速,發動機的效率就比60千米要高,實際上我們只要維持這80千米的勻速行駛即可,而沒必要把車速加到80千米以上,而這個速度利用這個方式幾乎沒有意義,車速不夠;如果是在高速公路上,有足夠的空間可以把轉速拉到更高,才更容易實現理論上的省油。。。
P&G理論的闡述P&G就是間歇性給油、滑行的控制策略,比如我們要保持80千米的車速行駛,可以一直保持80千米勻速行駛;也可以將車速踩到一百、之后收油(帶擋滑行),當車速下降到60千米的時候繼續給油加速至一百千米,不斷的循環這一過程;若想實現省油,利用了兩個策略,其一是利用一百千米時的更高效率,起到了更高的燃油經濟性(不能保持一百的原因就是空阻遠比80千米高);其二是利用當今電控內燃機帶擋滑行停止噴油的特性,來保持滑行階段燃油停噴,來起到省油效果。。。如今發動機的轉速一般在1200轉以上時,帶擋收油,就會停噴、發動機處于熄火狀態,不過因為此時帶著擋,所以驅動軸、行星機構、液力變矩器、發動機輸出軸是相連的,所以此時的發動機停油、停火、不停轉(在驅動輪的帶動下繼續旋轉),因為活塞還在被慣性帶動著工作,如有需要,隨時噴油、隨時壓縮、隨時點火,發動機就能復燃(就是這么簡單),之前看到很多朋友說電控內燃機不會出現停噴燃油,因為會熄火?不過經過鄙人這么一解釋就明白了吧?發動機停噴、熄火沒事,只要活塞還在運轉就能隨時復燃;所以P&G就是利用這兩點來實現省油的。。。
P&G與實際的沖突P&G看著很簡單對吧?但實際上操作是困難重重的,可不是隨便加速、滑行、加速那么容易的;首先普通駕駛者沒辦法精確的找準最適合自己車輛發動機的負荷扭矩,按照自己的感覺隨便給上幾腳,難道就能省油么?其次車輛在給油、加速過程中,都會加濃噴射(空燃比下降至13附近,過量空氣系數0.88),所以過濃的混合氣導致空燃比下降,燃燒隨之惡化,部分燃油浪費;所以我們之前利用帶擋滑行停噴所省下的油,可能因為重新提速時的加濃噴射又消耗掉了,所以整個流程即便很精確的控制也僅僅是個本利平,但往往由于提速時、油門踩的太重,反而令噴油量高于停噴時的量,這樣一來還怎么省油?所以利用這種加速、收油滑行、再加速的循環方式駕駛車輛,理論上有機率省油,但這里面的操控策略很復雜,普通的駕駛者、在非理想環境下,想完美實現P&G策略是不可能的,所以更多時候我們依靠勻速行駛就是最省油的方式;間歇式給油、滑行方式,雖然在理論上存在比勻速更省油的機率,但我們在實際中無法實現的技巧又有什么意義?每一次給油都是加濃噴射過程,采用這種方式燃油沒省多少,還會因為頻繁的加濃、降空燃比,使燃燒變的不理想,導致積炭增速變快,所以咱們普通駕駛者勻速行駛就是最完美、最省油的方式!
3、 海南到廣東僅19公里?
首先,我們應該了解下建設海南到廣東的瓊州海峽大橋或隧道的意義有哪些?
①促進海南經濟和廣東經濟的一體化建設
如果瓊州海峽大橋或隧道建成之后,高速路形成聯網,6個小時可以抵達各自廣東或海南的經濟圈,駕車跨越瓊州海峽只需20分鐘,列車通行也將壓縮在10分鐘,促進珠三角的經濟快速合作,提高海南和雷州半島的區位優勢,促進北部灣大經濟圈的發展,加快中國與東盟的自由貿易區合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②促進海南與南沙各群島的經濟交流
一旦建成,可開發南海各種資源,比如石油、天然氣、珊瑚、漁業、旅游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帶動作用。
③促進中國南大門國防建設的意義
海南作為中國的南大門,旗下的三沙市更是成為中國戰略要塞,以后要收復各大群島,必須得有后補供給物資跟上,才能打贏一場南中海的各大保護戰。
其次,我們應該了解下建設瓊州海峽大橋或隧道的難度有哪些?有人說瓊州海峽最短處才20多公里,比港珠澳大橋少一半,比杭州灣大橋也短許多,為什么就一直沒有動工呢?
其實,2018年,廣東省政府就層發布《廣東省高速公路2015年至2017年建設計劃及中遠期規劃》建設沈海高速瓊州海峽最南端,全長30公里,預計投資1400億元。
但是港珠澳總工程師了解之后斷言:其難度比港珠澳大橋還難。
為什么這么說呢?以下5點可以大概了解其建設的難度:
①地質條件惡劣,海底不平坦,施工難度大;
②海峽部分地段中間有島嶼發布;
③建設投資巨大,花費至少1400億人民幣;
④投資回報低;
⑤需要國家戰略支持,特別是廣東政府和海南的配合努力。
第三,我們應該展望下預計什么時候可以建設瓊州海峽大橋或隧道?建設瓊州海峽大橋的夢想其實早在800年前的宋朝一個貶官李光就曾有過想法。其實,我相信每一個經過坐船的古代中國人都有這個想法。據不完全統計:晚清洋務大臣張之洞也提出“由大陸筑鐵路穿越海峽至海南腹地”的設想。而在上世紀70年代,周恩來總理曾指示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萬里組織研究修建跨越瓊州海峽的通道問題。
近幾年來,廣東省從1994年首次就建設瓊州海峽大橋進行了探討;
從2008年國家發改委鐵道部、交通部、廣東省、海南省的領導就曾多次商議和論爭;
并且提出初步為海底隧道的方式,大橋的方式已經被否定。
原因如下:
①海溝太深,最深處達到100左右;
②海峽的地址覆蓋層太深,技術難度是港珠澳大橋的兩倍以上;
③這個區域臺風頻繁,容易造成大橋坍塌的問題;
④目前中國有了海底隧道比較成熟的經驗。
所以,綜上所述,要完成瓊州海峽隧道的建設應該就在這幾年的事情,隨著海上絲綢之路的對外延伸和中國綜合國力的加強,建設海南經濟特區和自由貿易區已經勢在必行。相信在不久的將來10年左右,中國就會對瓊州海峽的海底隧道開始建設,中國炎黃子孫拭目以待。
(作者簡介:上官朝夕,創業者,多平臺簽約作者,讀書會社群創始人,中國詩歌學會會員,出版過長篇小說《中國式蟻族》詩集《上官朝夕詩選》等,寫作變現歡迎關注私信@上官朝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