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原因導致藝術家在創作時墨守成規?
藝術家創作時總是墨守成規,無外乎以下幾個原因。
1、認知層次不高2、才情不夠、天賦平庸3、性情刻板、泥古不化4、樂諸名利、裹足不前上面所說的每一條都是對藝術創造的禁錮,而且往往互相匹配,也就是說,這些問題往往像并發癥一樣同時出現。
1、認知層次不高這個原因是最根本的內在原因,它直接影響到其他各個方面。
也就是說,一個人能有什么樣的成就,根器往往起到決定性的作用。這個根器,決定了他的認知層次,而認知層次幾乎決定了他的思維觀念和行為的所有方面。
“學仙須是神仙骨,不是仙骨莫浪求”。這是修神仙術的人常說的話。說根器是成就相應道果的基礎。
“佛唯一乘,而眾生妄作分別,而有三乘五性六道十法界。”這是佛家的語言,說認知層次的差別構成世界的差別。
所以,認知層次如果限制在一個低下的水平,那么就很難指望一個人能有所創造。
因為一個人有了思維定式,這個思維定式就像一個固定通道,讓他到達了某個地方,但同時限制了其他的所有方向與可能。
如果他不能突破這個思維定式,這個觀念,那么他的認知就會一直落在那樣的層次里,只能得到那個層次所能擁有的智慧和成果。
2、才情不夠,天賦平庸由于認知層次的限制,使得人的感知力也被封鎖在一定的范圍內,那么他往往會表現出一種平庸來。
一個人不能在同樣的事物上比他人擁有更多更豐富強烈的感受,怎么會有更具創造力的想法和靈感呢?所以靈感的缺乏,其實是才情不夠。
而才情不夠,其實是認知層次不高的一種表現。而所有藝術家都需要一個心靈上的根基,那就是慈悲。隨著一個人的慈悲程度的差別,他對于所有眾生生滅的感知會不同,由此引發的內在情緒和能量會有極大的差別,創作活動的結果也會大為懸殊。
所以如果沒有慈悲,不能深入各種生命的內在,那么他能夠創造的東西是極為有限的。
梵高名畫3、性情刻板,泥古不化性情刻板的人,往往泥古不化。他可能有不錯的模仿才能,但是僅僅滿足于模仿本身,而對創造和改變缺乏興趣。
這是因為他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沒有真正理解別人為何表現為這樣,使用這樣的技法,也就是說,他緊緊跟隨著別人的腳步,其實恰恰是沒有理解別人。
只有真正理解了別人為何是別人,才能了解何為自己,才有個人風格的逐步建立。
從這一點來說,一個人在藝術上完全模仿和追隨他人,其實他本身就沒有藝術。他只有一些理性模仿和工程化的思維,并無真正的創造力與想象力,也就沒有藝術感。
話說得硬一點,其實這些人更適合去工科領域做貢獻,而非藝術的領域,屬于工的層面多,而藝的層面少。
達利的時鐘4、樂諸名利,裹足不前許多人因為有著不錯的模仿才能,所以能夠學他人學到一個不錯的地步,因此而成名。又因此而教授他人,從此名利雙收。
在這樣的一種環境之下,很難有人能夠擺脫名利所帶來的便利,而追隨自我的天性與初心,去追求更高的自我和表達,不斷創新。
因為創新與突破是需要代價的。一個人不斷變化不斷突破,有時并不利于他的社會影響的積累。
因為一般人的認知是相對固定的,審美也趨于固定,你在這個層面得到的贊賞和利益,在另一個層次可能會丟失,所以許多人會貪戀目前的成就,因此裹足不前。
這是一種悲哀,但卻常見的現象。因為他選擇了享受名利帶來的福報的那條路,而非追求更加真實的自我,放棄了自我的提升,貪戀功德。
藝術天生孤獨一個人能否有創造力,其實看他對待孤獨的態度就知道了。
許多人逃避孤獨,而迷醉于眾人的掌聲之中,那么他就會逐漸失去在孤獨中越發光亮的那條路。
如果他喜愛孤獨,那么孤獨便會成為創造藝術的不老泉。那里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天賦和才能,有無窮的想象力,但同時要求你絕對坦誠,絕對赤裸,絕對天真。
所以,孤獨是成就藝術的良藥,也是藝術家的精神食糧。他們不必遠離眾人到山林里去,但精神上往往遠離眾人,站在高山之上。
誰有更多的天真和純粹,誰就有更多的創造力和想象力,藝術便和他親近。反之,誰迷戀于其他,便遠離藝術,哪怕他打著藝術的旗號過了一生,也仍然是藝術的叛逃者。
有時,這些沒有藝術感的“藝術家們”,不僅自己沒能有所創造,而且一生所作,其實都在打壓真正的藝術之本身。
他們擾亂視聽,引人入于斜徑,固執于偏見,像一個擁抱權力的酷吏,對藝術之孩童橫加指責,無端撻伐,這才是最堪悲哀的事。
感謝您的閱讀,歡迎點贊評論加關注哦。您的支持,就是對我最大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