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大量應屆本科生選擇考研?
不少年輕人走在盲目考研的路上,在學業的道路上走得越來越遠,偏離社會軌道的程度也就越來越遠,但考研遠遠沒有他們想的那么重要,就業壓力也沒有他們想象的那么大!
一、考研的隊伍越來越龐大
我是一名普通二本院校的高校青年教師,最近幾年通過對應屆本科生的觀察、調研、訪談和分析,考研的隊伍越來越龐大,約有一半的應屆本科生會參加考研。
關于考研的動機和出發點,不外乎這么幾個方面:
1、當年高考失意,陰差陽錯被目前的院校和專業錄取,有所謂的名校情節;
2、認為目前的就業壓力山大,想找一個好工作比較難,覺得學歷不夠;
3、有些同學并不那么情愿考研,父母的期待和意志又抗拒不了,就被迫加入了考研隊伍;
4、有些同學還不想那么早踏入社會,考上研究生的話,還可以在校園里面待幾年,也可以說是延緩就業的一種權宜之計;
5、男(女)朋友考研了,自己也跟著考了,這種情況比較少見,但肯定會有;
6、對學術的熱愛、對學問的探究,希望通過考研在自己向往的領域潛心積累、精益求精;
……
當然還會有一個特定的考研族群,看上去很忙碌、其實很盲目,不管是否考上,結果都會很茫然,因為他們看到班里的、宿舍里的大部分同學都考研了,自己也沒有理清自己的定位和選擇就稀里糊涂地加入了考研大軍。
二、明確為什么考研遠遠比如何考研更為重要
關于考研,人各有志,各取所需。
考研應該有自己的明確定位、目標選擇、生涯規劃和路徑設計,在這之前一定要整明白為什么考研。
1、千萬不要相信“考上研究生就好了”這樣的鬼話,當初高考備戰的時刻都聽過那句最具勵志性和鼓動性的話語“孩紙咬咬牙再堅持一下,考上大學就好了”,真的好了嗎?高等教育規模擴招將近20年,教育的迷失、文憑的泡沫、學問的乏力,這些都導致學歷的含金量已經遠不如前;
2、在一個選擇日益多元的互聯網+時代,考大學、考研究生只是人生眾多選擇中的一種,考上了并不意味著前途一片光明,考不上也不意味著世界一片末日,考上僅僅意味著一個新的起點、有了更多可能性;
3、在一個日新月異、喧囂熱鬧、娛樂化和游戲化所裹挾的大環境下,考上大學、考研究生并不是什么太難的事情,但把大學讀好、把研究生讀好真的很難。
4、考研一定要有自己的中心關注——Meaning、Being、Passion
(1)Meaning:要考慮考研的價值和意義,一個人的本科四年,讀大學如果沒有太大的收獲的話,也不要奢望研究生2-3年就會有什么根本收獲和關鍵成長,如果考研這條學業進階通路能夠成功,要考慮考研可以為將來的生涯定位、生活方式、人生旅行和生命追求等所帶來的積淀和拓展;
(2)Being:一定要有自己的定見和追求,不管考研與否、考研目標實現與否,我們都要思考要成為誰這一本源命題,我們要搞清楚自己的人生劇本,不是父母的續集,也不是子女的前傳,更不是朋友的外篇,成為不了所謂的傳奇,但也要想著如何成為自己的傳說,成為不了人人皆知的什么云,我們也可以成為自己的云;
(3)Passion:當明白了考研的真正價值和和意義,當明確了考研的發心和向往,當真正決定要考研時,就應該全力以赴而不是盡力而為,就應該一往無前而不是患得患失。
考研絕不應該是中心,人生真正的考試從來不在校園,每個鮮活個體的人生如何更為綻放才是中心。
三、什么樣的用人單位對高學歷有要求
目前從用人單位的要求來看,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等體制內單位以及跨國公司、外資企業等,還有體制外市場化程度比較高的品牌企業、標桿企業等,對于學校的出身、學歷的高低,有比較高的要求。比如,目前進高校的話,如果學校的知名度還可以,有所謂的“扒三代”之說,就是對于應聘人員要看他的本科、研究生、博士生等所讀的學校是不是985、211、雙一流院校等出身,只有有關資格要件符合了,才可以進入下一輪。
我國高校畢業生絕大部分的就業去向是體制外的用人單位,尤其是中小企業,對于學校出身、學歷高低等,他們并不看重。這些體制外的用人單位,一般而言,不會在乎應聘人員是一個學士、碩士還是博士,但一定會在乎應聘人員是不是一個戰士。
對于應屆畢業生而言,在高等教育大眾化、大學生就業壓力日益凸顯的背景下,要想擁有高質量優質就業,當年輕人都擁有文憑學歷時,比拼的一定是學歷文憑背后的附加價值以及個人的綜合素養與內在潛質。
四、大學生就業壓力沒有傳說的那么大
2013年,大學生畢業人數699萬,“史上最難就業季”;2014年,大學生畢業人數727萬,“史上更難就業季”;2015年,大學生畢業人數749萬,網友:沒有最難只有更難的就業季;2016年,大學生畢業人數765萬,依然很難的就業季;2017年,大學生畢業人數795萬;2018年,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將達820萬人,再創歷史新高值。
從表面數據來看,每年七八百萬高校畢業生就業,的確給人感覺就業形勢不容樂觀。目前的人力資源市場,就業方式更為靈活、就業形態更為多元化,找一份工作根本不是什么難事兒,但一畢業就希望找到一份自己有感、性格適合、能力勝任、豐厚回報、前景看好的所謂完美工作實現高質量就業,競爭當然就比較激烈了。
隨著我國人口紅利的消失、年輕人就業的互聯網化、自由職業者和創業者越來越多、慢就業族和不就業族出現、新生代的自我意識增強與對雇主單位的更高要求,許多用人單位都出現了“招不來、留不住、待不長”的人力資源困境,而且這種人力資源困境正日益常態化。
五、考研應該具備什么樣的條件
考研之前,要不停地對自己發問“我到底為什么考研”。關于考研的最基礎條件,有這樣幾個方面:
一是對于學習有熱愛,對考試不抗拒,對某個專業領域的學習做得還遠遠不夠,還特別渴望進一步精進;
二是家庭經濟條件許可,不能有太大的經濟壓力;
三是考研應該有自己的中心關注——Meaning、Being、Passion
四是對未來的就業導向、生涯定位和職業選擇要有較為明確的規劃,要有考研成功與否的出路設計。
考研是一場身心靈的修煉,不忘初心、方得始終,考研應該以未來的生涯設計和人生目標為基本導向,一顆紅心、兩手準備,要考就要上一個自己有感的城市、專業和院校,考上之后對研究生三年的學習要有以職業發展為導向的成長計劃和堅持不懈的行動探索,考不上的話就要全力以赴為融入社會做準備。
版權所有:職說心語今日頭條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