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聽節奏感強的音樂身體會情不自禁的打拍子?
這個問題相信很多人有接觸過,但是像這樣提出問題的你是我見到的第一個,首先給你點贊!
我找了一些資料,具體可以一起探討。
1. 跟著節拍搖擺能讓我在聽到歌曲某些片段(不一定是歌曲高潮)時獲得快感。
2. 搖擺、跟節奏的過程也是熟悉歌曲的過程,每一次都能加深對歌曲的感覺 (聽到一些之前沒有發覺的細節),有些歌要多聽幾遍才會愛上。
3. 使自己認真聽歌,感受旋律,而不是自己忙自己的事,把歌當作背景音樂。
我們人體中是不存在不同動作的編碼的。因為當今很多學者都認為所有運動都被編碼后存在大腦中,每當需要一個動作就會使用一個編碼,但事實上,這么多編碼的使用是很累的。。總之,之所以會隨音樂搖擺,是因為音樂中存在頻率,我們搖擺的頻率也是成比例的與之相同,這些動作都是不需要意識就能發生的,也就是潛意識動作。
要解釋這個問題,首先要從音樂的起源說起。音樂最初的形態其實是人類漫長進化過程中勞動時喊的號子(好吧其實沒有這么高級,就是類似的啦),是在共同勞動的時候為了讓大家能一起發力所形成的有節奏的口號。后來為了喊起來省力以及勞動中的樂趣,這種口號中逐漸產生了音調,就慢慢發展成了現在的歌曲和音樂~~~~所以現在你懂了么?聽到音樂會隨著節奏搖擺身體是因為我們的身體在進化過程中遺留的勞動的本能呀!節奏感越強的音樂其實就是越好的勞動號子,越能喚醒我們身體里的這種本能。
在各種不同的文化中,人類都有隨著音樂固定的節拍、周期性的旋律而同步自己的動作的傾向,并且這個傾向在人年紀很小的時候就出現了。這種對于節奏的同步動作反應,其實會早于節拍出現本身。因為我們只要一聽到音樂,就會知道音樂節奏的模式,于是我們會在大腦中建立一個內在模型,來預期音樂的下一個節奏點出現在哪里。這個內在模型非常的精準和穩定。蒙特利爾的科學家Chen、Zatorre和Penhune通過核磁共振研究發現,當一個人隨著音樂的節奏打拍子,比如用手指擊打桌面,他們的大腦聽覺皮層、運動皮層,和皮層下的基底核、小腦區域會被激活。而更神奇的是,當一個人只是在聽音樂、甚至想象音樂的時候,除了聽覺皮層會被激活之外,雖然他們并沒有明顯的打拍子的動作,大腦的運動皮層和皮層下的運動系統也還是會被激活。也就是說,我們對于音樂節奏,或者說把握時間節律的能力,依賴于大腦的聽覺皮層和背側前運動皮層的互動。這種基于大腦網絡的互動模式,可能就是我們隨著音樂搖擺的大腦機來源了。
音樂應該是起源于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是從語言派生而來說話時語速的快慢緩急傳達了不同的情感,讓人與人之間產生情感共鳴。這種情感的共鳴不但體現在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中,也體現在人與自然的交流上很多類的樂器,其音色可以看作是模仿自然的聲音。譬如,馬琴,仿佛馬在嘶鳴。古箏,是模仿玉器撞擊的聲音,等等。至于人的手舞足蹈,我覺得是一種原始記憶里的條件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