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奢侈品行業在中國有市場嗎?
在2020年奢侈品鑒定商品總數量中,二手商品占到了六成以上,可以看出在國內二手奢侈品交易量激增的背景下,鑒定需求也不斷增加。中國二手奢侈品市場發展尚不成熟,假貨騙局層出不窮,成為阻礙行業發展的“天花板”,消費者對奢侈品真偽問題越發擔憂,奢侈品鑒定能力自然成為贏得消費者信任的核心能力。
行業處于起步階段,假貨糾紛催生鑒定需求
從我國奢侈品銷售規模來看,貝恩初步估算2020年中國境內奢侈品市場銷售規模達到近3460億元人民幣,較2019年實現約48%的增長。2020年,中國二手奢侈品市場規模為173億元,奢侈品新品與二手交易的轉換比例較低,僅為5%。目前中國二手奢侈品行業仍然處于起步階段。
中國奢侈品行業由于暫時未建立完善的行業準則,引起了假貨泛濫等行業亂象。從二手奢侈品市場來看,行業缺乏統一市場標準,假貨糾紛多,平臺鑒定標準不統一,成為制約二手奢侈品市場發展的痛點之一。
這主要是由于二手奢侈品產品流通交易次數多且貨源渠道來源不明造成市場真假產品混亂。此外,本土二手奢侈品平臺自建鑒定團隊,平臺之間鑒定標準未達成共識。
2020年,二手奢侈品鑒定在奢侈品鑒定市場中占比為65%,盡管較2019年有所下滑,二手奢侈品鑒定需求仍大于一手奢侈品市場。
綜合正品率持續下降,處罰力度提高仍有假貨商“投機取巧”
二手奢侈品市場假貨糾紛及鑒定標準不統一的痛點具體表現之一為綜合正品率下滑。2017年,綜合正品率為37.6%,2020年,來優奢易拍鑒定的商品綜合正品率僅為32.9%,同比下降0.7%。
由于品牌方不提供鑒定服務、普通消費者缺乏鑒定能力、交易場所逐漸轉移到線上、社交支付功能完善,導致銷售假貨的渠道更多、成本更低、消費者維權更難。盡管政府加強了市場監管,并提高了對售假的處罰力度,但在巨額利潤驅使下,仍有不法商家鋌而走險。
高仿比例增加,二手平臺為仿品重災區
我國奢侈品市場鑒定中,2020年約68%的仿品做工明顯不符合品牌工藝,屬于“一眼假”,售假商家以“專柜實拍視頻”、“專柜支持驗貨”等騙術引導消費者購買;約32%為高仿,做工可達一般消費者難以分辨的程度,被售假商輾轉于國內同行、境外代購和消費者之間。
據往年數據顯示,隨著高仿比例的增加,我國仿品市場正在從以前的“仿形、低價、走量”逐步向“高仿、高價、追求單件利潤”轉變。
從線上交易仿品渠道占比情況來看,超過65%的仿品購買渠道為二手平臺,可見二手平臺成為了奢侈品市場仿品重災區,進一步說明了二手平臺中奢侈品假貨泛濫。此外,通過社交平臺和電商平臺購買仿品占比分別為26.49%和6.57%。
—— 更多數據來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奢侈品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