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過ETC要減速到每小時20公里以下?
ETC車道限速原因有兩點-設備與道路
問題:
為何ETC車道限速≤20km/h,適當提速是否能提高通勤效率?似乎汽車用戶對于高速公路限速有很多不解,其中不停車計費系統的初衷是為了提高效率,但限速20km好像又降低了效率,這是不是有些矛盾呢?
對于限速的原因有很多誤解,比如對于ETC設備采集能力的質疑,因為門架式的ETC最高可以偵測到180km/h時速的車輛;然而這兩套系統的概念并不相同,且限速的核心因素是對銜接道路時速的考量,限速并沒有問題。
駛入&駛出細心的司機應該會發現這樣的現象,在駛入高速公路收費站的前方,道路標準大多只有兩種類型。
近距離設置十字路口+信號燈匝道引導駛入收費站+彎道普通城市道路的限速平均標準為≤60km/h,城市快速路也不過每小時八十公里,那么十字路口的限速是多少呢?
也許大部分司機對于該標準已經忘得一干二凈了,參考《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45-1:在沒有中心線的道路,城市道路每小時限速30km,普通公路限速40km;而非機動車的限速要求為15km/h,那么想要保證兩道車流的安全交匯,汽車的時速當然是不可以過高的。至于進入入口時的車速要求更低,原因是需要兼顧人工車道與ETC車道的車流,說白了就是防止“交匯”而碰撞,或者理解為留出分流的空間和時間。
【匝道】又稱為引道,是互通式立體交匯道路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功能是將不同方向將要駛入同一車道的車輛匯聚到一起,也是連接入口和行車道的橋梁。
這種車道也成為“蝸牛彎”,因為限速要求≤40km/h;限速標準低的原因是匝道均為彎道,且轉彎半徑往往是比較大的。汽車在轉彎時會出現離心力,一般稱之為橫向作用力;在汽車質量不變的前提下,轉彎時速越快則橫向力越大(計算公式為F=MV/r),車輛出現側滑或側翻的概率就會更高,所以匝道必須有很低的限速。
注意事項:在駛入匝道之前往往都會有限速監拍設備,這一門架的設計看似有些不合理,但實際很有意義;因為沒有駕駛員是“自覺”的,如果沒有測試點設置的話,很多拿到駕照就把交規還給課本的司機,對于匝道的限速可能是完全沒有概念的。那么在通過ETC后進行加速,進入匝道后就很有可能超速而導致車輛失控,但是這與ETC車道限速有什么關系呢?
其實這是類似于「雙段式」的車速節奏控制,是給駕駛員“提個醒”(高速也是有速度控制的)。
ETC限速-防止進入匝道時超速匝道限速-降低交通事故率很多“腹黑論者”總善于把所有按照規定對車輛或人員進行管理的設備,理解為“管制”甚至“壓制”;給出此類評論的ID或為沒有汽車駕駛經驗的所謂汽車愛好者,實際上都是些比較失意而又善于起哄架秧子的人,剩下的多為善于違章駕駛的害群之馬。
設想如果ETC車道不限速,會有多少車輛在匝道測試點超速呢?在雨雪天氣路面濕滑的時候,又會有多少新手新車與匝道護欄來個“親密接觸”,甚至是從匝道立交上滾落,這些問題即使實際本身不考慮,交通管理機構也是要考量的。因為出現此類嚴重的交通事故,產生的影響往往都會比較惡劣。
設備功能【ETC】是不停車計費系統的概念,車上裝備的設備實際為OBU,路測單元叫做RSU;兩套設備通過微波交互信息,是RSU采集到車輛的數據并經過對照分析后,才能決定車輛是否可以放行。
那么問題又來了:假設在ETC車道行駛準備過線,此時前車因套牌、脫審、脫險等等問題而被分析確定為不能通行的車輛,此時前車必然會急剎車停靠;而車流的速度如果很高,各臺車輛之間就必須有足夠大的安全車距,這是不是會影響通行效率?而不留出安全車距則會出現碰撞,畢竟不同車型與車齡的車輛的制動性能差距很大,其中再有大型客車或重型貨車的話,結果就不好預測了。
核心問題總結:綜上所述,ETC車道的入口不僅僅是要發現車牌后計費,對于問題車輛的甄別也是重要任務之一;由于存在問題車出現的概率,但是進入車道之前的道路又是普通的城市道路,要求拉開很大的車距是不現實的,否則一個信號燈過不了幾臺車,結果必然會造成擁堵。
那么就只有縮短車輛的安全車距,車距的縮短必須建立在低車速的前提下;最后在綜合匝道的安全車速標準,以兩段式的方式減速似乎就成為了最佳的方式了。至于駛出高速的限速也是同理,在駛出路段的匝道之前有減速車道,進入車道時應當控制在40km/h,駛出ETC時也不能排除存在問題車,所以限速當然也很有必要性。
設備本身性能:OBU&RSU設備的微波信號交互過程中,要做到通信、信息核對、問題車驗證等等,需要的時間是不是很長呢?其實按照規定是要控制在【≤0.21秒】之內的,RSU的微波發射輻射面的空間(偵測·交易區域)是有限的,如果車速過高則會出現沒有完成識別之前,車輛就駛出偵測區域而無法抬桿。不過理論上總還是可以超過20km時速的,只是這種限速標準更合理而已。
至于某些所謂的能偵測接近200時速的門架式ETC,其偵測標記模式實際完全不同;因為門架設備只是單純的定點采集與計費,并不再對車輛的牌照與其他信息進行核對,這種“單線程”的采集程序當然會更快,只是與出入口的設備完全不是一個概念而已。
這就是ETC車道為何會限速的原因,有理有據有節!——不能否認存在極少數不合理的交規,但絕大多數都是合理的。
編輯:天和Auto-汽車科學島
天和MCN授權發布
歡迎轉發留言討論,保留版權保護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