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感覺歐洲芯片做不起來呢?
這個說來話長,這其中涉及到光刻機的發展歷程,和IC(微處理芯)的發展歷程。
我們先從微處理芯片開始說起:英特爾與微處理芯片
集成電路最原始的開端——肖克利半導體實驗室與仙童半導體1947年,美國貝爾實驗室的科學家肖克利(William Shockely)與另外兩位科學家巴丁、布萊坦發明了晶體管。晶體管的發明讓這三位仁兄,獲得了諾比爾獎,也直接創造了第一臺計算機。
(左起:巴丁、肖克利、布拉頓)
首個晶體管
1955年,被世人稱之為“晶體管之父”的肖克利離開了貝爾實驗室,回鄉創業,開設了自己的實驗室:肖克利半導體實驗室股份有限公司。這個實驗室就是圣克拉拉,就是如今的硅谷。這公司就是pH值測定法的發明人貝克曼出資50萬美元,幫助肖克利建立的。
如今的硅谷所在地
1956年,肖克利廣發英雄帖,招聘天下志士,大量的青年才俊科學家,慕名過來投奔。肖克利選了其中8位作為實驗室的研究院。但是受限于肖克利本身管理能力的缺乏,可以簡單說:技術人才的偏執以及年少成名的獨斷。8位科學家在肖克利實驗室干了1年就全部集體離職了。這八位當中就有英特爾的創始人: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博士羅伯特·諾伊斯(N. Noyce)和加州理工學院物理化學博士戈登·摩爾(Gordon Moore)。
(從左到右,分別是:摩爾、羅伯茨、克萊納、諾伊斯、格里尼克、布蘭克、赫爾尼、拉斯特。)
【一定要看清楚了,這兩位科學家是物理與化學方面的高端人才,后面我們會在光刻機的發展中談到光學,物理學,化學方面的東西】
1957年,7位青年才俊成立了,全球最初代的半導體公司,仙童半導體。只有諾伊斯一只還堅定的沒有拋棄肖克利。在7位離職人員的動員下諾伊斯最終還是決定加入他們,并成立全球半導體行業黃埔軍校——仙童半導體。
1966年,經歷了近10年的發展,仙童半導體發展成為全球第二大半導體企業,第一是德州儀器。
轉折發生在1968年,諾伊斯和負責仙童半導體的摩爾離職創業,一同離職的還有安迪·格魯夫,他們創立一家新的半導體行業巨頭——英特爾。
從存儲向微處理的業務轉變——英特爾發展的半個世紀英特爾成立之初,主要業務是存儲器業務。
英特爾第一代存儲器:英特爾3101
那個時代還沒有CPU的概念。此后幾年相繼推出了8008微處理器,相比于8008的10倍的“8080處理器”。也就在這一時期,聞名于世的摩爾定律逐步成型。
摩爾定律的大體形成,主要是摩爾作為英特爾的研發總負責人,對工藝以及應用非常的熟悉,他提出的“當價格不變時,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元器件的數目,約每隔18-24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性能也將提升一倍。”在不斷的發展中,摩爾定律也被廣泛的認可,同時人們也在向這個方向努力。
1978年,英特爾企業規模達到了1萬人。(想象半個世紀以前一個企業就有了1萬人的規模,其管理將是何等的復雜)
同時這一時期,日本半導體行業開始崛起,包括東芝,日立,尼康,佳能等等都在半導體行業布局了近10年。
1976年,日本5大電子工業企業,聯合成立集成電路研究所,用了不到4年的時間,攻克了整個產線的所有工藝,直接將存儲器市場的良品率提高了一個等級。最主要的是價格下降非常嚴重,是英特爾的30%。
英特爾迎來了成立以來第一個重大的關口,產業轉型。
1985年,英特爾高層在激烈的討論之后,決定放棄目前業務最大領域的存儲業務,向未來市場尚不明朗的微處理器行業挺近。
說干就干,1985年,英特爾推出了第一代微處理器:
這開啟了英特爾強悍而且偉大的第二個里程,這個386微處理器,就是1990年微軟視窗3.0操作系統的載體。兩相結合,成就了行業的發展狂潮。
從1950年代——1970年代,半導體出現在美國,發展在美國,日本作為全球嗅覺最敏銳的國家,率先的企業也分到了一杯羹。然而歐洲一直沒有很明確的行動起來。
歐洲的半導體行業布局——JESSI(歐洲聯合亞微米硅計劃)在看到美國,日本在半導體行業的飛速發展,歐洲也意思到了危機,此時的歐洲并不是一無所有,飛利浦與西門子這一時期都在半導體行業頗有建樹。
因此80年代初,歐洲共體推出了由政府支持的“尤里卡計劃”。在這個計劃框架內,關于集成電路的子計劃叫做JESSI,而JESSI里面最重要的一個項目叫做MEGA。
飛利浦和德國的西門子是MEGA項目的核心主導
MEGA項目這一計劃,直接催生出了ASML。
1980年代初,飛利浦半導體實驗室里研發出stepper,自動化步進式光刻機。說白了就是一個帶有自動化換臺的光刻機。但是當時的主要芯片生產商都在美國,日本。飛利浦找到了P&E、GCA、Cobilt、IBM銷售產品,但無人問津。
但是這玩意被荷蘭本土ASM International聽到后,屁顛屁顛的跑去請求合作,那個時代的飛利浦已經是全球頂尖的大集團。他們并沒有看上ASM International。最終的商業談判結局是雙方各出資210萬美元,成立一個公司,各自占股50%。
跟大集團玩的時候,一定要當心,畢竟人家的籌碼多的是,1984年ASML成立,飛利浦干的事情是將沒有做好的16臺PAS2000光刻機折價180萬美元作為直接的實物資金。遍再也沒有給過錢,也沒有提供辦公室,畢竟人家從荷蘭跑過來跟你混,你連一個落腳地都不給人家,也說不過去。那就搭一個簡易的活動板房,在大樓前面的空地上面吧!
說實話ASM International那真的是有苦說不出。
后面那棟大樓就是飛利浦大廈,這幾個小的房子就是曾經的ASML。
好不容易將光刻機制造出來了,但是沒人愿意買。然而歐洲另外一個巨頭,西門子也承擔了MEGA項目,西門子主要負責DRAM,聰明的西門子直接引進東芝技術,買了佳能光刻機,并且1987年快速的實現了1Mb DRAM量產,日子紅紅火火。
飛利浦這邊承擔的SRAM完全沒有人用,好不容易找到英特爾,這時候的英特爾是CPU里面集成cache緩存,也就是說這玩意在下一代CPU技術上面,不是單獨存在的,基本可以判定SRAM沒市場機會了。
但是飛利浦不甘心啊,畢竟半導體市場是一個必爭的市場。他向東亞拓展。
1987年,臺灣投資1億美元,同飛利浦成立工研院,并成立合資公司——臺積電。
1988年,臺積電第一條產線組裝完成后,一次意外火災,讓產線報廢,臺積電又重新下了17臺光刻機。要說到外國人有頭腦,人家飛利浦很早就給設備上了保險,結果這次損失由保險公司全額賠償。
在這個時期,才開始了ASML光刻機的起步,并且奠定了光刻機的高光時刻。
因此,如今全球ASML香港服務中心管理者亞洲所有光刻機的售后機維護,直接同荷蘭對接。
為什么臺積電會這么牛,尤其是在這一輪的貿易戰爭中,臺積電會如此的硬氣,那不是沒有原因的。
1990年代,全球光刻機由尼康,佳能,ASML統治。其實主要就是前兩家的天下,ASML每年僅有1-2臺(那個時代也沒有像今天1.2億美元一臺貴)
90年代韓國進入半導體市場,扭轉了這一局面,原本佳能,尼康一直在進攻美國市場,但是韓國三星,現代開始布局半導體市場后,率先采用的就是ASML光刻機。
從1965年—2000年,光刻機技術有不斷的發展,但是其本質并沒有改變,大家都是采用同樣的技術原理。從1980年—2000年,光刻機光源一直停留在193nm,在這個領域駐足了長達20年。
但是說起來容易,降低波長一直各家都在尋找的辦法,這個時候就有高手出現了。在ASML和臺積電的合作中,2002臺積電林本堅博士宣布,采用浸入式光刻法可以直接降低波長。
這才是光刻機技術壁壘的重大的突破,采用浸入式光刻法,可以做到14nm,7nm,5nm,3nm光刻機。
這一技術的突破ASML徹底改變了光刻機市場的格局。日系佳能,和尼康還在猶豫不決中徹底丟失了市場。
如今的佳能和尼康還在做浸入式光刻機,但是市場規模應非常小,且技術成速度已經沒有ASML強大。
歐洲的ARM發展——智能設備上面的領跑者如果說歐洲沒有芯片,肯定也是不正確的,至少你現在使用的智能手機,智能家電中的芯片都是ARM架構開發的CPU。
在微處理發展了將近30年,壟斷與大型企業都雄霸一方后,再想從0做起顛覆這個行業基本沒有可能了。歐洲半導體廠商,在經歷不斷的分化以及合并后,逐步形成了意法半導體,恩智浦半導體,奇夢達,英飛凌等幾家。
ARM的崛起,是PC電腦領域蘋果的崛起帶動了其發展,ARM的前身是艾康電腦。同蘋果合作研究微處理器——ARM核心。1985年,開發出第一代的ARM1——采用精簡指令集的新處理器。
1990年,艾康電腦財務危機后,蘋果和VLSL資助下獨立成為ARM公司,ARM屬于第一代的IP方案架構,說白了就是芯片設計公司,設計完方案后,賣給意法半導體,臺積電這類企業去生產。自己賺一個專利設計費。
但這玩意不是說他技術含量不高,人家技術含量很高的,并且如今的ARM架構的處理器市場保有量應超過英特爾的20倍。
盡管ARM在2016年倍軟銀收購,但其本質上還是屬于歐洲的芯片企業。
在經歷了幾次電子產業轉移后,如今全球半導體市場已經形成了中國,美國,日本,韓國幾大聚集區。這個格局或許只有依靠下一代技術才能帶來新的改變。
下面看一下光刻機的動畫演示。了解一下光刻機。
第一步 鋪膠
涉及流體力學、表面物理和化學
第二步 量測與曝光量測
涉及 光學、數學
曝光
涉及 光學、數學、高分子物理與化學、表面物理與化學
本文參考:
1、劉國華,《英特爾51年發展歷程,能為中國芯片產業帶來哪些啟示?》,礪石財經
2、功燁,《歐洲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歷史》,功燁。
3、小棗君,《仙童半導體傳奇》,鮮棗課堂。
4、陳興華,《光刻機之戰》科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