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春節是公歷1月22日?
“春節”這一概念,古代是沒有的,是民國政府創造的。
在古代是沒有把正月初一稱為“春節”這個說法的,而是把“正月一日”稱為上日、元日、三朝、正日、元辰、新正、新元、元旦等等。
1912年民國時期改用公歷,把1月1日為公歷歲首,1914年起農歷正月初一才作為“春節”,視為農歷年的開始,即為歲首。
之后,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決定采用“公元紀年法”(西元,也叫西歷),將公歷1月1日稱為“元旦”,夏歷正月初一(也就是農歷正月初一)仍稱為“春節”。
從上面這些內容,我們能夠看到,“春節”是選在農歷正月初一這一天。而農歷這個稱呼是上個世紀40年代才開始出現的,之前是稱為夏歷。因為,在掃四舊的時候認為夏歷是夏王朝的印記,因此,要改。所以,1968年《人民日報》就把夏歷改稱為農歷。
一、春節為什么在陽歷的日期為何有早有晚呢?2023年農歷春節在1月22日,2022年農歷春節在2月1日,再往前2021年春節在2月12日。同樣是春節,在陽歷的日期為何有早有晚呢?
主要是因為,春節每年固定在農歷的正月初一,但它在陽歷中的日期卻不固定。
在陽歷中,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為一回歸年,平年365天,閏年有366天。農歷是取月相的變化周期即朔望月為月的長度,小月為29天,大月為30天,一年12個月,農歷平年,一年的長度約為354天,閏年一年13個月,長度為384天。
由于,農歷平年比陽歷平年一年少了11天左右,任其相差下去,必然會出現春節在春夏秋冬任何一個季節里的現象。因此,參考太陽回歸年為年的長度,通過設置閏月以使平均歷年與回歸年相適應。這樣,如果上一個農歷年沒有閏月,那么下一年的春節就會比上年提前11天左右;如果上年農歷有閏月,下一年的春節就會比上年推遲19天左右。
例如,2022年沒有閏月,2023年春節相比2022年提前了11天左右(2023年農歷春節在1月22日,2022年農歷春節在2月1日)。
2023年有閏月,2024年相比2023年往后推遲了19天左右(2023年農歷春節在1月22日,2024年春節在2月10日)。
所以,就是遵循上面這樣的方法,春節在陽歷的日期有早有晚。
農歷平年是354天,閏年是384天,也就是說一年有時候是354天,有時候是384天。農歷日期大致能夠對應季節,但不準確,它的同一個日期,在陽歷里有時候能差30天。比如,“早春節”(1966年的1月21日)和“晚春節”(如1985年的2月20日)相差整整30天。也就是說,大年初一基本上都是在公歷的1月21日至2月21日之間。
置閏規則是以冬至作為計算的起點的,比如,從2022年冬至所在歷月到2023年冬至所在歷月。它們之間有12個朔望月,則設為平年,有13個朔望月時,則從2022年冬至所在歷月之后起算,將第一個不含中氣的歷月,設立為閏月。完整的十二中氣分別是:雨水、春分、谷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
2023年閏二月,有閏二月的年份,這年農歷二月后的那個月只有節氣“清明”,“清明”后的中氣“谷雨”落到下一個月去了,這樣二月后便出現一個沒有中氣的月份。因此,按規定將第一個不含中氣的歷月(二月),設立為閏月,用來保持了原有中氣的標志。
二、農歷加入干支歷“二十四節氣”成分陰歷論初一十五,天干地支是論太陽與地球關系,是中國陽歷,二十四節氣和十二月建是其基本內容。
二十四節氣是干支歷的24個時令點,每月2個,月初為節,月中為氣,每個節氣為15天,每5天為一候,用來表述節氣氣候特征,二十四節氣共72候。
二十四節氣是農歷表示太陽視運動的成分,通過二十四節氣,農歷可以精確的反應一年四季的變化,人們就可以在每兩個節氣之前安排相應的農事活動,在兩個冬至之間安排播種、耕耘、收獲和冬藏。
節氣加入歷法之后,它們之間就發生了越來越多的聯系。比如,在漢武帝之前,閏月一般是固定在年末,也就是我們常聽說的“十三月或后九月”。
為什么叫后九月?
因為西漢是農歷的十月初一作為新年,農歷九月就是一年的最后一個月,所以,這段時間的年末閏月不叫十三月,叫后九月。
在節氣加入歷法之后,閏月就不在固定在年末了,而是由節氣來決定的。因為,人們要讓農歷的月份盡可能地對應相應的節氣。比如,農歷的八月份里必須要有秋分節氣,如果沒有,就要加個閏月,讓秋分節氣在閏八月里。
由于篇幅的關系,關于農歷和二十四節氣之間的關系,簡單說這么多。有不準確的地方,大家可以在評論區指出,互相交流學習!
全文完,都看到這了,麻煩您幫忙轉發一下,幫助更多人了解,謝謝您了!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