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中的歸墟真的存在嗎?
我是小七,一個喜歡妖魔鬼怪的四川姑娘,一個沉迷于扯淡的萌妹子。這篇稿子來自于知北游。
海洋的面積約占地球表面積的71%,它的浩瀚廣闊,總是讓人有無限遐想。
古人在驚嘆滄海的遼闊蒼茫之余,總覺得奇怪:不管它有多么大,總該有個容量吧?天下的河川都日夜不停地流到大海里,可大海怎么總裝不滿呢?所以《楚辭·天問》里專門有一問:“東流不溢,孰知其故?”
在這種疑問下,人們的腦洞就大開,開始為這問題找答案。當然實地的“找”肯定不現實,只能靠腦袋來硬想出個“答案”來。
無底之谷——大壑歸墟首先一個是想到大海里有一個沒有底的深谷,無論多少水流進去都不會充滿,稱為“大壑”,最早記載“大壑”的,是《山海經·大荒東經》,里面說:“東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國。少昊孺帝顓頊于此,棄其琴瑟。”
其實這個斷句有問題,應該是“東海之外大壑”為獨立的一句,也是獨立的一件事;后面的“少昊之國”又是另外一件事。現在通行的這個斷句,把少昊之國給斷到大壑里去了,是很不合理的。
少昊之國就在今天山東的曲阜,古代所謂的“空桑”、“窮桑”,那里絕對不是“東海之外大壑”的地方。少昊在這里孺養了帝顓頊,還得逗他玩兒,“棄”其實是“弁”或“弄”字的訛誤,就是彈奏的意思,不是拋棄的意思。郭璞的時候這個字就錯了,他就按照“棄”字理解,注釋說:“言其壑中有琴瑟也”,認為是少昊、顓頊把琴瑟丟進大壑里了,這是誤解。
“東海之外大壑”這句,郝懿行《山海經箋疏》認為“大壑”上當有“有”字,《藝文類聚》卷九引此文正作“有大壑”(《太平御覽·地部二十五·海》引也有“有”字),是對的。只是沒有再進一步說有什么事兒,也沒說它有別的名兒。
直到東晉初期,有人偽造了《列子》,在《湯問》這篇里,記載了商湯和夏革的對話,商湯問事物有大、小的分辨嗎?夏革說“有”,他舉“大”的例子就是龍伯國的大人,其中說到“大壑”,他說:
“渤海之東,不知幾億萬里,有大壑焉,實惟無底之谷,其下無底,名曰歸墟。八纮九野之水、天漢之流,莫不注之,而無增無減焉。”就是說在渤海的東面幾億萬里的地方,有個大壑,是個無底洞,名字叫“歸墟”,天下的河流還有天河里的水都流進那里,卻沒有任何增加或減少。
這個記載加上五神山、巨鰲、龍伯國大人的神話,顯得很恢弘大氣,充滿了想象力,可惜的是,“歸墟”之名可能是東晉人新造的詞匯,別說先秦兩漢沒有“歸墟”之說,東漢王逸注《天問》“東流不溢”那一問是也只說:“言白川東流,不知滿溢,誰有知其故也?”他也沒給出個答案來,既沒說到“大壑”,也沒說到“歸墟”。兩晉之際的郭璞在注《山海經》的“大壑”時說:“《詩含神霧》曰:‘東注無底之谷’,謂此壑也。《離騷》曰:‘降望大壑’。”
竟然沒提《列子》里“歸墟”的事兒——以郭璞的博學多聞,竟然不知道《列子》里說“大壑”一名“歸墟”嗎?肯定不是,只能是他那個時候還沒有“歸墟”這個名目,他還不知道有這個說法。
但是,《列子》雖然是偽造的,可它主要是靠收集古文攢起來的,也就是說,它書是假的,但是里面的內容很多是真的古文,有很古老的來源。比如說巨鰲戴五神山的說法,在《楚辭·天問》里就有:“鰲戴山拚,何以安之?”說明先秦就有這個故事,那絕不是晉人杜撰的,而的確是古傳。
這里面最大的可能是,“其下無底,名曰歸墟”這兩句并不是《列子》原文里的話,而是東晉人張湛的注文混入正文里的,張湛的時代要比郭璞晚,他的說法郭璞根本就見不到(有學者認為《列子》就是張湛偽造的)。
所以說,最古的名稱就是“大壑”,這個稱呼古書里非常常見,比如:
《莊子·天地》:諄芒將東之大壑,適遇苑風于東海之濱。苑風曰:“子將奚之?”曰:“將之大壑。”曰:“奚為焉?”曰:“夫大壑之為物也,注焉而不滿,酌焉而不竭,吾將游焉。”《楚辭·遠游》:上至列缺兮,降望大壑。《漢書·嚴朱吾丘主父徐嚴終王賈傳下》:翼乎如鴻毛過順風,沛乎如巨魚縱大壑。又《七諫》:觀天火之炎煬兮,聽大壑之波聲。《中論》:“猶決壅導滯,注之大壑。”晉·庾闡《海賦》:始乎濫觴,委輸大壑。先秦直到魏晉的書里,除了《列子》之外,都見不到“歸墟”的名稱,只有“大壑”, 因此我們可以說,“歸墟”這個名稱是晉代以后才有的名稱,它不是古老的名稱。
直到唐代柳宗元作《天對》,是一篇專門回答《天問》問題的著作,他里面回答“東流不溢,孰知其故”時才說:
“東窮歸墟,又環西盈。脈穴土區,而濁濁清清。墳壚燥疏,滲渴而升。充融有余,泄漏復行。器運浟浟,又何溢焉。”
柳宗元用“歸墟”來解答了《天問》里的這個問題。
歸墟?還是歸塘?最大的疑問是,“歸墟”這個名字很讓人費解,有人解釋為“回歸到曾經居住過的、如今已荒廢的廢址故地”,像好很不通講,也許有錯誤,因為《列子》的別本里也寫作“歸塘”,唐代陸德明《經典釋文·列子音義》里于“歸墟”下說:“歸墟,或作歸塘。”
洪頤煊說:
“《文選·吳都賦》李善注、《太平御覽》卷六十七引《列子》作‘歸塘’,《顏氏家訓·歸心篇》‘歸塘尾閭,渫何所到’,亦與或本同。”也就是說,唐、宋時期的人看到的《列子》的本子有的是寫作“歸塘”,還有許多別的證據。
比如唐代駱賓王《在江南贈宋五之問》詩里說:“井絡雙源浚,潯陽九派長。淪波通地穴,輸委下歸塘。”“長”、“塘”為韻,如果是“歸墟”就不押韻了;唐代鄭仁軌《五言奉日侍宴望海應詔》詩里說:“觀兵臨碣石,極目眺扶桑。周區廓靈府,接漢委歸塘。”“桑”、“塘”為韻,如果是“歸墟”也不押韻。可見那時候人們看到的《列子》的確是作“歸塘”而不是“歸墟”。
“塘”是古人所稱筑土攔水的堤壩,后人把堤壩里聚集成的水潭也稱為“塘”,大概“歸塘”的意思天下之水所歸入的塘壩,好像意思更明白一點。因此,“歸墟”這個詞匯看上去很神秘,可很可能是個訛誤。
大海泄水的石門——尾閭另一個解釋,就是“尾閭”和“沃燋”。
張湛注《列子》的“歸墟”說:“《莊子》云尾閭也。”他認為《列子》里的“歸墟”就是《莊子》里的“尾閭”,可是這個看法可能也有問題。《莊子·秋水》載北海若說:
“天下之水,莫大于海,萬川歸之,不知何時止而不盈;尾閭泄之,不知何時已而不虛;春秋不變,水旱不知。此其過江河之流,不可為量數。”司馬彪注云:
“尾閭,水之從海水出者也,一名沃燋,在東大海之中。尾者,在百川之下故稱尾;閭者,聚也,水聚族之處,故稱閭也。在扶桑之東,有一石方圓四萬里,厚四萬里,海水注者無不燋盡,故名沃燋。”成玄英《莊子疏》里解釋得更到位:
“尾閭者,泄海水之所也;在碧海之東,其處有石,闊四萬里,厚四萬里,居百川之下尾而為閭族,故曰尾閭。海水沃著即焦,亦名沃焦也。《山海經》云:‘羿射九日,落為沃焦。’此言迂誕,今不詳載。”根據這些注解可以知道,“尾閭”就是“沃燋”,可這個看法可能又有問題。
《莊子》里說的“尾閭”的作用是“泄”,就是往外排泄水的地方,并不是用來蒸發,《字林》、《說文解字》里說:“閭,里門也”,古代以二十五家為“里”,就是一個居民小區,這個小區的大門就叫“閭”。當然也用為大門的稱謂,比如齊國國都的東門就叫“東閭”。
“閭”是門,可見“尾閭”的意思就是居于河海之最下用來泄水的門,《經典釋文》里說:“崔云:海東川名。司馬云:泄海水出外者也。”一個說是大川名,一個說是泄海水的,應該比較符合《莊子》的意思,尾閭顯然不能是大石山的沃燋。
大海的蒸發器——沃燋根據《莊子》司馬彪注和成玄英疏,他們認為“尾閭”就是“沃燋”,實際上從記載上看是不對的。
“沃燋”或作“沃焦”,是海中的一座大石山,所以《翻譯名義集》等書里又稱之為“沃燋山”,方圓四萬里,厚四萬里,這石山的溫度極高,是一個巨大的蒸發器,海水流到它那里都會被蒸發掉,所以不管有多少江河流進海里,海里的水還是不會溢出來。
據成玄英引《山海經》的記載是后羿射落了十日,十日的尸體掉下來變成了沃燋,很符合神話的情理,只是《山海經》里沒這話,不知道成玄英根據是什么來的。《楚辭·天問》里曾經說“羿焉彃日,烏焉解羽?”王逸注說:
“《淮南》言堯時十日并出,草木焦枯,堯命羿仰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烏皆死,墮其羽翼,故留其一日也。”竟然沒說變成沃燋的事兒。可成玄英這么引了,后世一些類書也就跟著以訛傳訛,如:
《古今合璧事類備要前集》卷八引《山海經》:“沃焦,在碧海之東,有石闊四萬里;居百川之下,故又名尾閭。”《錦繡萬花谷前集》卷一引《山海經》:“堯時十日并出,堯使羿射十日,落為沃焦。”《天中記》卷八引《山海經》:“堯時十日并出,堯使羿射九日,落為沃焦。”《古今合璧事類備要》是硬挖了司馬注和成疏硬冒充《山海經》,后者二者的說法則是根據《淮南子》和成疏引《山海經》攙和著說的,《山海經》里根本就沒有這種記載,也沒有什么“沃燋”或“沃焦”。其實,這些說法應該是出自《神異經·東荒經》:
“東海之外荒海中,有山焦炎而峙,高深莫測,蓋稟至陽之為質也,海水激浪投其上,噏然而盡,計其晝夜嗡攝無極,若鏊鼎受其灑汗耳。大荒之東極至鬼府山臂、沃椒山腳巨洋海中,升載海日。蓋扶桑山有玉雞,玉雞鳴則金雞鳴,金雞鳴則石雞鳴,石雞鳴則天下之雞鳴,悉鳴則潮水應之矣。”這里面開始說的“有山焦炎而峙”的,就是下面說的“沃椒山”,也就是沃焦山,認為這山是“至陽”之物,所以海水到了上面就被蒸發而盡,就象燒紅的鏊子、鼎上滴個汗珠,會被瞬間蒸發。《神異經》是東漢時期的作品,說明這個說法是產生在東漢。
另外就是《玄中記》中也有記載,魯迅《古小說鉤沉》輯《玄中記》云:
“天下之強者,東海之沃焦焉,水灌之而不已。沃焦者,山名也,在海東,方三萬里,海水灌之而即消,故水東南流而不盈也。”應該是成玄英誤把《神異經》記成了《山海經》,“羿射九日,落為沃焦”這樣的話很可能也是出自《神異經》或其中的注,因為《神異經》早就逸失了,現在看到是輯本,不是全文。是成玄英給弄錯了,后來的類書就跟著上了當。
《玄中記》這書又稱《郭氏玄中記》,傳說是晉代郭璞作的,據學者考證實際上是晉代以后、六朝時期人作的小說,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里說:“六朝人虛造神仙家言,每好稱郭氏,殆以影射郭璞,故有《郭氏玄中記》,有《郭氏洞冥記》。”所以在晉代(包括)以前有大壑、有尾閭、有歸墟,根本就沒有“沃燋”的說法,這個故事比較晚出,并非是很古老的記載,《山海經》中更不可能有。
《一切經音義》引《兼名苑》曰:
“東海有大燋石,一名沃燋,方圓三萬里,水沃之則消盡。過此有大壑,一名尾閭,深莫測其涯,海水常澍,不知其所之也。”是把沃燋和尾閭分成兩種事物,其中認為尾閭就是大壑。
所以,《列子》里說歸墟(或歸塘)就是《山海經》中的“大壑”,是一道無底的深淵,《莊子》說的“尾閭”是泄水之門,《玄中記》的“沃燋”則是一座能蒸發海水的大石山,這三樣東西的功能都是能讓大海的水保持盈滿狀態而不溢出來,但是它們不是一回事,產生的有早有晚,最早的是“大壑”,其次是“尾閭”,再次是大壑的異名“歸墟”,“沃燋”出現最晚,古人把三者混為一談,顯然是不適當的。
《顏氏家訓》里說:“東流到海,何為不溢?歸塘尾閭,渫何所到?沃焦之石,何氣所然?”
是把“歸塘(歸墟)”、“尾閭”、“沃焦”當成三種事物,大概比較合適。
歸墟里的生還者《列子》里歸墟應該是大海的一部分,是海中一個永遠灌不滿的大壑,所以五座神山可以漂在里面,這個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這里也不多說了。
再說一個后出的故事,明代劉基(伯溫)《郁離子》卷下里記載了一個“蹷叔三悔”的故事,其中一段說:
蹷叔是個不聽人勸告的人,所以做事經常后悔。
有一天,他駕船和其他友人的船只一齊出遠海,一直往東航行,不知道走了多久、多遠,大概都到了天盡頭了,來到一個一望無際的巨大深淵邊上,他的朋友說:“不能往前走啦!這里是歸墟啊,一旦進去了就回不來了!”
可是蹷叔老毛病犯了,堅決不聽,非要往前走,結果進入了歸墟里,真的出不來了。可他竟然沒有死,在歸墟里一呆就是九年,真神奇!
九年之后,一只巨鯤進入歸墟,翻起巨浪,而且噴氣,竟然把蹷叔的船給從歸墟深淵里噴了出來,這才回到家里。可這時他已經須發皆白,形容枯槁,人都不認識他了。
蹷叔后悔得要命,后悔當時不聽朋友勸阻,弄到這般地步,但是一切都晚了。
這不免讓人想起了《加勒比海盜3:世界的盡頭》里的場景:世界的盡頭就是大海的盡頭,是無底的深淵,海水流下去無影無蹤,航行的船只掉下去會到達另外一個世界,而且被困在里面永遠出不來。
當然,《郁離子》和《莊子》一樣,是一本寓言書,他記載的這個故事是不是真事兒不好考證,可這個“歸墟”的說法,和后世書里所說的“落漈”很象。
南海歸墟——落漈據《元史》《山堂肆考》《臺灣志略》等書記載,在靠近琉球群島靠和澎湖列島之間的地方,有一處海面,海水到那里越來越低,海水流下而一去不回,大概類似一個巨大的漩渦,一旦有舟船被風吹進去,百無一回,當地人稱為“落溜”或“落漈”。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在清·陳倫烱《海國聞見錄》二卷的《提要》里說:
“其《南澳氣記》中稱:萬里長沙者,即《列子》所謂‘歸墟’,《莊子》所謂‘尾閭’,《抱樸子》所謂‘沃焦’,《宋史·琉球傳》所謂‘落漈’。但諸書皆言注之不盈,倫炯則推以潮長而此溜落,潮落而此溜長,知水自上入,仍自下出。其言確切近理,足以決千古耳食之疑。又史稱舟入落漈者一去不返,倫炯則謂乘潮長之時求出,則外高內下,反不得出;如潮落乘南風棹船,尚可出。”就是說南海的那個地方叫“萬里長沙”,也就是歸墟、尾閭、沃燋、落漈,都是指同一個地方,古傳這里海水永遠注不滿。
陳倫烱考察過落漈,他認為落漈里的情況和外面潮水的漲落正相反:外面漲潮的時候落漈的水反而下落,外面落潮的時候落漈里的水反而往上漲,是因為水從上面流下來,仍然從下面流走的緣故。
所以陳倫烱認為,掉進落漈里的舟船,如果想在漲潮的時候從里面出來,可外面的水位高、里面的水位低,根本就沒可能;只能趁著落潮、起南風的時候,這時候落漈里的水會漲到與海面齊平,才有機會逃出來。
結果,在雍正丙午年(雍正四年,即1726年)的時候,福建有一艘船掉進了落漈,開始怎么也出不來,可巧船上有個人讀過陳倫烱的書,就按照他說的辦法,竟然真的從落漈里逃了出來,說明陳倫烱的判斷準確,辦法真的有效——天下霸唱的《鬼吹燈之南海歸墟》所描寫的歸墟場景,也許就是根據“落漈”演繹出來的吧?
但是,古書里說“歸墟”都是在渤海之東的東海,不是在南海,所以落漈是不是歸墟,還真不好說定呢。
【參考書目】
《莊子》《楚辭》《列子》《漢書》《說文解字》《山海經》《經典釋文》《一切經音義》《顏氏家訓》《古今合璧事類備要》《錦繡萬花谷》《天中記》《郁離子》《元史》《山堂肆考》《臺灣志略》《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莊子集釋》《列子集釋》《中國小說史略》《古小說鉤沉》等。
我是小七,一個沉迷于研究山海經與妖魔鬼怪的四川姑娘,喜歡可以關注我。
版權申明:本文系山海經解密小七獨家邀約稿件,禁止一切形式的轉載、盜用以及洗稿,未經同意擅自盜用,將追究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