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真人版的銀魂?
《銀魂》原著漫畫連載開始于2003年末,是以江戶時代末期為背景,增添外星人(天人)入侵等元素的“科幻時代劇”。
根據(jù)幕府與天人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天人得以入境橫行,并頒布了針對武士的“廢刀令”。在這樣一個看似要誘發(fā)起義的環(huán)境中,這部作品的主角卻是一位“脫力系”角色——提不起干勁、吊兒郎當、看起來十分不可靠的坂田銀時。
與《火影忍者》、《航海王》中滿腔熱情、勇往直前的主角不同,銀時的性格似乎可以用近日風行的“喪”一詞來概括,他那沒精打采的樣子總是令人忍俊不禁。但是,在關鍵時刻,他又能爆發(fā)出意想不到的力量,變成當年的“白夜叉”。
因此,與《海邊的曼徹斯特》的主角不同,他并不是從一而終地喪,而是“適時而喪”。要知道,我們是不可能像漩渦鳴人那樣,永遠不被打倒、永遠活力無限的,銀時的適時而喪,反而為我們塑造了一位更為真實、討喜,但又不會讓我們徹底絕望的主角。
像這樣“適時而喪”,又在某些時刻散發(fā)魅力的主角,在近年的日本動畫、漫畫作品中越來越盛行,諸如《物語系列》的阿良良木歷、《冰菓》中的折木奉太郎均是如此。
十余年來,《銀魂》收獲了許多讀者、觀眾的喜愛,它也趕上了漫改真人版電影的潮流。漫改電影通過明星對漫畫角色的扮演,既能吸引既定的原著粉,也能得到偶像劇觀眾們的關注。
當然,原著粉對待改編作品的態(tài)度通常是加倍審慎的。
動畫、漫畫那種大大有別于現(xiàn)實的線條與色彩,在宅男宅女們心中開拓出的私人宇宙,很容易便會在現(xiàn)實影像中破滅。
事實上,漫改作品常常需要處理兩大難題,其一是如何還原原作,其二是如何“不僅僅只是還原原作”。
一方面,原著粉們不希望從冠有自己喜愛的作品之名的電影里,看到一些八竿子打不著的東西;另一方面,除去那些“原著教旨主義者”們,絕大多數(shù)觀眾當然想看到一些新的東西。
而《銀魂》真人版很好地處理了這兩個問題,這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它從原作中承繼來的自嘲精神。
在許多少年漫畫中,作者意在創(chuàng)造一個圓滿的、完整的幻想世界,讓讀者身臨其境,但《銀魂》則不然。
它常常創(chuàng)造讀者與作者的互動關系,作品中的角色經(jīng)常主動向讀者發(fā)起對話,頗有布萊希特的風范。
而在《銀魂》真人版通過對二三次元關系的戲謔,也真正達成了對作品本身的“自反”。
在預告片里,我們就看到對“真人版”頗為滑稽的強調,仿佛在拿著喇叭向讀者大聲宣示“我可是真人版!”。
而在作品中,我們看到了被劇中角色自己吐槽的片頭曲(當然,還有片尾曲),和連續(xù)播放兩次的東電logo。我們看到了涂滿蜂蜜的近藤勛身上的五毛錢特效,看到了角色們對伊麗莎白的戲服作出的討論,也看到了伊麗莎白倒地時露出的兩條雪白的大腿。
它甚至通過對《龍珠》、《高達》、《航海王》、《風之谷》、《寄生獸》等作品的戲謔,進一步確立了原作作為二次元作品,新作作為三次元作品的地位。
《銀魂》通過自嘲真人版身份的方式,既讓觀眾看到了原汁原味的《銀魂》——自我吐槽與無厘頭,也讓觀眾進一步思考現(xiàn)實與幻想世界的疆界。當然,這也讓銀魂劇組不必花大價錢去做無比逼真的特效(咦?)
內容:匠人與人
上文探討的是《銀魂》真人版的形式。當然,《銀魂》做到的不止于此,就內容而論,它以“匠人”為切入點,進一步探討了更為深刻的命題。
那么,匠人精神的核心究竟是什么呢?
對鑄刀匠村田鐵矢來說,核心是“匠”,但對坂田銀時來說,核心是“人”。
“匠人電影”幾乎已經(jīng)成為日本影視的一大分支,《入殮師》、《編舟記》(辭典編纂者)、《料理仙姬》(廚師)、《街角洋果子店》(糕點師)、《重版出來》(漫畫編輯)……
這些作品具有相同的特點,那便是工作的神圣化與自我犧牲(包括耗費大量的時間),通過工作為自己的生命賦予意義。
在《銀魂》中,與“做出最好的料理”類似,村田鐵矢有著一個永遠無法達成的目標——鑄出最好的刀。
但他的問題在于,他將“目標”當做了目標,而忽略了匠人精神的本質在于工作的過程,而“器物”只是達成目標的道具與手段。
在《重版出來》中,對漫畫一竅不通的女主角正是在工作的過程中,通過自己的熱情改變了周遭的人們;
而在《料理仙姬》中,起初對傳統(tǒng)料理繁雜的制作工序無法理解的男主角,也是在打雜的過程中慢慢“成長”的。
道具的價值,終究還是要回到人的身上。
坂田銀時深知這一點。對他來說,刀只要能夠守護伙伴就足夠了,他從不像其他“強大”的武士那樣,對強大的武器有多么深的執(zhí)念。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他只需要一把木刀“洞爺湖”。而當他為了戰(zhàn)斗去索要武器的時候,他說希望“能讓他輕松取勝”,這正是脫力系主角的有趣之處——無所謂什么武器,只要取勝就足夠了。
在攘夷戰(zhàn)爭時期,失去恩師的慘痛經(jīng)歷,是銀時、高杉晉助與桂小太郎心中永遠的痛,而恩師的贈書也成了高杉與桂心中永遠的寶物,但是,銀時得到的贈書卻被他隨意丟棄了,這正體現(xiàn)他對道具的忽視。但這并不代表他淡忘了恩師,恩師教授他的武士精神深深銘刻在他的心中。
對他來說,當下的甜食與身旁的伙伴才是真正重要的東西,重要的不是刀,重要的是人——這正是他的武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