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記中青毛獅子精第二次下界為妖?
俗話說得好“敗軍之將不可言勇。”所以一般人沒有愿意公開自己失敗的歷史,以免影響心情,也影響自己的江湖地位。
青獅精也不例外。他第一次大戰孫悟空失敗了,自然是引以為恥,不愿意讓別人知道,因此就只好假裝不認識孫悟空,對過去的歷史來個死不認賬,以免被孫悟空嘲笑。
青獅精第一次和孫悟空打交道是在烏雞國。青獅精把烏雞國的國王害死,把國王的尸體扔在井里。三年后的一天夜里,國王托夢給王后說自己被妖精變成假國王害死了,尸體丟在御花園的井中。王后就讓太子請唐僧師徒幫忙降妖。
孫悟空就和豬八戒找到了御花園芭蕉樹下的井口,豬八戒下井把國王的尸體背了上來。國王的尸體完好無損,面貌栩栩如生。孫悟空又上了天庭,跟太上老君要了一粒金丹,用金丹使國王起死回生了。需要說明的是:太上老君的金丹是萬應靈丹,有長生不老和起死回生之效果。
唐僧師徒就帶著活過來的國王到烏雞國見假國王。假國王見事情敗露,就和孫悟空大戰開來。結果戰了數合,那妖魔就抵擋不住孫悟空,搖身一變變作了唐僧。豬八戒出主意讓兩個唐僧念緊箍咒來辨別真假。妖魔變得假唐僧不會念咒,原型畢露。孫悟空忍著頭疼和八戒、沙僧一起圍攻妖魔。
妖魔被八戒和沙僧圍住,難以脫身,孫悟空當頭一棒,準備打死妖魔。就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候,文殊菩薩突如其來喝止了孫悟空。
原來這妖魔是文殊菩薩的坐騎青獅精。青獅精占據烏雞國,害死國王是奉命行事的。
三年前,菩薩奉佛旨來烏雞國度國王歸西,以證金身羅漢。菩薩化作一個凡僧,向國王化齋,國王有眼無珠,把菩薩用繩子捆了放在御河中浸泡了三日三夜。菩薩奏報佛祖,佛祖就令青獅精前來推國王下井,浸泡三年,以報菩薩三日水災之恨。唐僧師徒又路過此地,做成了功績。
青獅精當了烏雞國國王后,把烏雞國治理的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遭報應的只是國王一個人,老百姓沒有受到任何牽連。
烏雞國國王的遭遇告訴我們: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預知后事果,今生作者是”。因此我奉勸那些作惡多端的人,趕緊回頭,停止惡行,懺悔自己的罪業。最好主動到司法機關自首,以求坦白從寬。不然惡報來時,悔之晚矣。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即使作惡的人一時逃脫了法律的制裁,也永遠逃不掉自己所作的惡業。“因果報應,如影隨形”,“縱使千百劫,所作業不亡”。所以我們一定要堅持: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烏雞國國王無緣無故地把菩薩浸泡水里,好在他沒有傷害菩薩性命之心,因此遭到的果報尚可承受。我們看了這個故事,就必須引以為戒,小心行事。我們一定要牢記:“好人都一生平安。”
孫悟空第二次大戰青獅精是在八百里獅駝嶺。這一次,青獅精和上一次簡直是天差地別。青獅精做了山大王,突然變得神通廣大,何以見得?《西游記》第七十五回《長庚傳報魔頭狠、行者施為變化能》里,妖精的小頭目小鉆風是這樣說的:
“我大王會變化:要大能撐天堂,要小如菜子。因那年王母娘娘設蟠桃大會,邀請諸仙。他不曾具柬來請,我大王意欲爭天,被玉皇差十萬天兵來降我大王。是我大王變化法身,張開大口,似城門一般,唬得天兵不敢交鋒,關了南天門,故此是一口曾吞十萬兵。”
更有甚者,這回青獅精還結拜了兩個更加厲害的兄弟,手下還網羅了十萬小妖精。二大王是白象精,手里有法寶“陰陽二氣瓶”,假如把人裝在瓶子里,一時三刻,化為漿水。三大王是佛祖的舅舅金翅大鵬,展開雙翅,扇一翅就是九萬里,扇兩翅一飛就是十八萬里。孫悟空一個筋斗是十萬八千里,因此金翅大鵬追趕孫悟空是手到擒來,游刃有余。
孫悟空意料之中被妖精擒拿了,裝進了陰陽二氣瓶中。孫悟空靠著菩薩給他的三根救命的毫毛,鉆透了瓶子,跑了出來。
孫悟空約來豬八戒共戰三魔,結果被妖魔一網打盡。妖魔把唐僧師徒四人裝進大鍋里,用蒸籠準備蒸熟了吃。孫悟空靠神通逃出生天,又悄悄地救出唐僧、八戒和沙僧。金翅大鵬一展翅就把他們又抓了回去。孫悟空又鉆進青獅精的肚子里,在青獅精的肚子里拳打腳踢,折騰的青獅精死去活來,三魔只好答應放了唐僧。但是不久他們又被三魔捉回,只有孫悟空自己逃脫。
三魔為了讓孫悟空死心,就把唐僧藏起來,然后四處放風說他們已經吃了唐僧。孫悟空聽說后開始怨天尤人,就決定去找佛祖評理。我們看《西游記》第七十八回《群魔欺本性、一體拜真如》:
行者凄凄慘慘,自思自忖,以心問心道:“這都是我佛如來坐在那極樂之境,沒得事干,弄了那三藏之經!若果有心勸善,理當送上東土,卻不是萬古流芳?只是舍不得送去,卻教我等來取。怎知道苦歷千山,今朝到此喪命!罷!罷!罷!老孫卻駕個筋斗云,去見如來,備言前事。若肯把經與我送上東土,一則傳揚善果,二則了我等心愿;若不肯與我,我教他把松箍兒咒念念,退下這個箍子,交還與他,老孫還歸本洞,稱王道寡,耍子兒去罷。”
可憐的悟空,最后的關頭還是想著把真經取回東土,然后再考慮自己的出路。這就是孫悟空最最可愛之處:先人后己,先公后私!
孫悟空找到佛祖方知:原來青獅精是文殊菩薩的坐騎,大白象精是普賢菩薩的坐騎,金翅大鵬是如來的舅舅。如來親自出馬,率領二位菩薩和眾金剛羅漢等來到獅駝國。青獅精和白象精立即伏法皈依。
大鵬金翅雕不服,被佛祖用大法力困住,最后無奈只得皈依。孫悟空又在大鵬金翅雕的指引下,找到了唐僧,師徒四人繼續西行取經。這樣簡明扼要地介紹一下青獅精的兩次出場過程。我們再來分析他為什么不認識孫悟空了。
第一、青獅精很可能是認識孫悟空,但是往事不堪回首,就假裝不認識。因為青獅精不想在兩位把兄弟和十萬小妖面前降低自己的身份。青獅精在烏雞國的表現,他的兩位把兄弟和眾多的屬下一無所知。青獅精沒有必要向他們交代自己的過去。“好漢不提當年勇,但是好漢更不愿提及當年的慫”,不是嗎?青獅精不認孫悟空,假設孫悟空要相認,青獅精就干脆來個死不認賬。反正當時也沒有攝影機,陳年往事無法再現,孫悟空也無所適從而只能對以往保持沉默。
我就有過這樣的經歷,有一次我在公共場合抽煙被逮住罰款,正好被遠處的一位女同事發現了。過了些時日,那位女同事提及此事,我也來了一個死不認賬,就說是她認錯人了。后來她信念動搖,也覺得可能是自己認錯人了。
第二、青獅精等三魔要吃人家孫悟空的師父,自然就不能相認。如果相認了,是老熟人了,你能下得了口?這就像我們平時經常說的:“有的時候人與人之間不能談感情,談感情就傷錢;有的時候不能談錢,談錢就傷感情。
青獅精要是跟孫悟空套近乎,談交情,那就傷胃口了,不能吃唐僧肉了。所以青獅精要吃唐僧肉就不能認識孫悟空;要認識孫悟空就不能吃唐僧肉。
第三、此青獅精非彼青獅精。文殊菩薩可能有兩個青獅精。這個可能非常大。因為如果是同一只青獅精,孫悟空應該可以認得出來。孫悟空就可以直接去請文殊菩薩來降服青獅精就可以了,就不必要搞得這么一波三折驚險萬狀了。
孫悟空在獅駝嶺的遭遇是《西游記》中,繼大鬧天宮后的第二大高潮。孫悟空與獅駝嶺三魔頭的打斗可謂精彩紛呈,光怪陸離。
大鵬金翅雕也是孫悟空遇到的最厲害的妖怪之一。必須佛祖出面才能解決的妖怪屈指可數,而且佛祖解決大鵬金翅雕也不是那么輕松自如。這次下凡的妖怪竟然是兩位菩薩的坐騎和佛祖的故人,其陣容之豪華也是空前絕后了。
我們在完成一年的工作任務的時候,經常說“大戰一季度,奮戰二季度,決戰三季度!”
到達獅駝嶺,唐僧師徒的取經之路已經過了四分之三,應該是他們的決戰時刻。因此兩位菩薩聯手制造了這次兇險也是登峰造極了。唐僧都被下鍋了,真的是命懸一線,是西行路上最接近死亡的一次。
孫悟空就算是有補天浴日之能,卻也靠佛祖保佑才能脫離大難,救得唐僧。不過獅駝嶺之后,唐僧師徒再遇到的妖怪大多是自然界中的一些不成氣候的妖精,孫悟空除掉他們如同犁庭掃閭輕松很多。
獅駝嶺過后,唐僧師徒不再踩虎尾、踏春冰,留給他們將是即將成功的樂山樂水和康莊大道。即將苦盡甘來,他們也該充分享受一下勝利來臨前的喜悅,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