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SS中,1em是一個非常常見的單位,它可以用來指定字體大小、邊框寬度等等。但是1em到底是多少呢?對于初學者來說,可能會有些困惑,下面就來詳細講解一下。
em { font-size: 1em; border: 1em solid black; }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em是個相對單位,它的值是相對于當前元素的字體大小來計算的。例如,下面的CSS代碼中,字體大小是16像素,1em就等于16像素。
body { font-size: 16px; } p { font-size: 1em; /*等于16像素*/ }
如果我們修改了body的字體大小,p元素的字體大小也會隨之改變。
body { font-size: 20px; } p { font-size: 1em; /*等于20像素*/ }
此外,em還可以在其他屬性中使用,比如border、padding等,代表相對于當前字體大小的倍數。
em { border: 0.5em solid black; /*相當于字體大小的一半*/ padding: 1em; /*相當于字體大小*/ }
需要注意的是,當一個元素的字體大小被子元素修改時,子元素使用的em值也會相應改變。
div { font-size: 16px; } p { font-size: 1.5em; /*等于24像素*/ }
在上面的代碼中,p元素的字體大小是1.5em,即24像素,因為它是在一個字體大小為16像素的div中定義的。如果我們有一個span元素放在p元素中,并且指定其字體大小為2em,那么其實際大小就是1.5 * 2 = 3em或者48像素。
<div>
<p>
這是一個段落<span>這是一個span</span>
</p>
</div>
p {
font-size: 1.5em; /*等于24像素*/
}
span {
font-size: 2em; /*等于48像素*/
}
總之,1em是一個非常靈活的單位,可以根據字體大小自動調整元素寬度、高度、邊框等等,但也需要注意嵌套元素的字體大小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