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工資真的很低嗎?
感謝各位的關注與支持,我現在已經跳出原來的坑。總結出一點,如果要進國企,一定要進規模大的壟斷行業。否則,前途渺茫不說,薪資待遇還很低。—————————原答案分割線—————————看了各位同志的回答,感覺絕大多數同志所在的國企還都是相當正規的。但我下面的回答可能要突破各位想象了。本人2013年7月畢業,同年8月便進入了中部某省會城市的設計院,該院為國企。當時去報到的時候,人力資源部告訴我試用期半年,工資稅前1500并且只有五險,沒有公積金、沒有獎金。轉正后,基本工資稅前2500,有五險一金,獎金多勞多得(在之后的幾年,才發現這句話真的是天大的謊言)。當時招聘的時候,我并不想來這個單位。原因很簡單,我本科是電子信息專業,與該單位的道路橋梁、交通工程等專業其實并不相干,但看到該院就在本市(我家就在該市),想發展交通機電專業,告訴我說要把我當作骨干培養,而且當時的招聘人員告訴我三年后能達到年薪十萬(當時真年輕,招聘的話就輕易相信了。那時候十萬在我們這真的不低)。試用期半年,基本上每個月扣完各項保險到手也就1300多。還好是在本市不用租房,關鍵當時是單身狗.......2014年春節后,過了轉正面試、評議就成功轉正了。第一個月工資到手2200多,獎金500。當時我就有點疑惑,從獎金500漲到三年后的年薪十萬,這漲幅真的不像是國企啊,當時父母跟我說,才開始慢慢來,可誰知道這一等便等到了辭職。當然這是后話。現在回頭看2014年至2016年這將近3年時間,是我技術增長最快,眼界最開闊最快的時期。了解了設計院的工作模式,分配比例,也就是這個時候對自己感到了恐慌。原因是,設計院的員工的獎金是跟產值是直接掛鉤的,但產值的高低要看建安費。他們主專業像道路橋梁都需要用巨量的瀝青、混凝土和鋼筋材料,所以即使比率低到1%或者以下,只要不是那種特別小的項目,幾百萬的設計費還是有的。但是我這交通機電專業就很尷尬了,一臺設備的價格幾萬,幾十萬一條路下來幾百萬建安費就是很多的了。按照當時院里的分配制度,這幾百萬要先乘以一個不到1%的系數,這是我們機電專業的設計費,然后院里再從設計費中拿出6%才是獎金發到所里,所長扣一點,項目負責人扣一點。所以,當時給我一種感覺,無論我多努力都是別人在養著我。打個比方吧,每個設計師就像淘金的工人一樣,誰掏得多,誰工資高,這看上去確實合理。但問題是,同樣都是挖礦的,有人拿鐵鍬,有人拿鋤頭,可有的人只能拿湯勺甚至挖耳勺,這就有問題了。說回工資,2014年到2016年期間,我的收入總體趨勢是穩中有升,但也有起伏。工資依舊是2200到2300,獎金最多的一個月也就4000多,而且也就一個月,因為那個月出外業了。其實那時候我就看出來只是跟大家忙碌程度有關,都是所長安排好的。然后就到了2017年,這一年是我第一次萌生了辭職的想法。原因是,我們交通機電專業一共四個人,兩男兩女,這兩位女同事竟然同時請了半年產假,剩下一個我,另一個是所長從外面招的他的前同事,他不做機電的活,整天替所長處理私活,但他的獎金從機電專業出。這就造成了活全是我干,鍋全是我背。之所以形成這個局面,一方面是院里制度問題,規定交通機電作為配合專業,一切聽從主專業指揮。這就相當于,我不僅要聽部門領導的,還要聽其他部門項目的負責人,這本身也無可厚非。過分的是,這些外部門的領導因為跟我這個所長不合,要么故意拖延提資時間,要么按時提資但是在交圖前臨時改圖。總之,交通機電作為配合的下游專業,在那幾乎是任人宰割。不過好在,當時有個跟我關系不錯的領導,給我介紹了一些私活,但是加上私活的錢,2017年我到手最多9萬。就在2018年過年前,提拔了一個成天不干活的女同事。當時我就想過完年辭職了,但一想到2018年要評中級,還是冷靜了下來。2018年過年后,我就定下目標,一切以拿到中級職稱為重。但是過完年剛上班,就接到了一個大項目。一級公路帶高架橋,要求全程配機電,高架段橋上橋下均要有照明。總的來說,當時遇到這個項目還是挺興奮的。想挑戰自己,所以,我早早的就問上游的主專業要相關資料,可不出我所料,沒有一個按時提供的。真正開始做初步設計已經是三月中旬了,我想清明節會老家看看,不過我畢竟也是老手,半個月加加班,時間夠了。清明節假期前幾天,我幾乎每天加班到十點多,回家還接著做。而且,我那一段幾乎每天都在提醒上游的人,說如果有變動,放假前24小時都可以通知我。結果沒有一個人說要改,我也中與在放假前一天晚上10點多,把紙質版打印好,PDF發過去。一切都怪我想的太美好,就在放假第一天中午,我還沒出高鐵站,他們上游專業的人就給我打電話,說是我的圖和他們的底圖對不上。我想這不可能啊,我前一天晚上對了三遍才出圖,不可能有問題的。結果,我跟他一對質,才發現他說的有出入的地方是早上剛改的,根本沒通知我。后來我也通過其他渠道知道,他們所的領導早就明確說清明不放假,必須加班!所以他們就在那磨洋工,然后我只能在我老家的城市找了個網吧在改圖,結果我的所長還在對我電話轟炸、訓斥!當時我還認為是我做錯了,現在回頭看是我所長布局的開始。到了下半年,所長找我談話,說機電專業的項目不飽滿,讓我做經營上招投標以及手續上的活。說白了就是讓我一個人干兩個人活,當然他也給我畫餅了,說漲獎金。我想著,就信他一次吧,不然也沒有更好辦法。在這之后,我就感到所長在有意無意的在針對我。當然,我畢竟以前沒做過經營上的活,開始都會有紕漏。后來是我同專業,被所長招過來的心腹悄悄告訴我,所長針對我是存在的,因為所長本人也覺得院里對機電專業的獎金分配不合理。畢竟只有發到所里的獎金更多了,他能夠克扣的錢也更多了。但是他不敢找院領導說,機電專業畢竟是個小專業,如果跟領導說不好了影響他的職位與前途,所以就故意給我少發錢,挑我刺,逼著我去找院領導鬧。說實話,我如果這么做可以說幾乎沒有什么作用。首先,這個院好幾十年了,裙帶關系嚴重,盤根錯節,領導定獎金幾乎不怎么參考工作量。其次,院領導作風官僚,我作為一線技術人員,他們對我幾乎沒有什么印象,如果我貿然跟領導提這個事,表面上領導會說研究一下,背地里給我穿小鞋也說不準。本來想著忍忍就過去了,結果我的所長變本加厲,最后想出來了一個莫須有的原因把我閑置。大概是2018年7月份,我們接到了一個臨市的項目,所長讓我做投標文件(這也算是潛規則吧,很多項目都是跟業主談好了才開始走招投標程序)。我帶加班不到兩天做完了,所長也看了,除了一個錯別字,其他沒有什么不對的。結果就在這時,單位停電了,我去找所長,所長:“你得把電腦搬到隔壁樓,把文件考出來,去打印店打印。”(因為隔壁樓跟我們走得不是一條供電線,所以每次我們停電,他們都安然無恙)我:“我這邊把電子版考到U盤里,就直接去打印吧?”所長:“好。”然后我就把臺式電腦搬到隔壁樓,通上電,考出來投標文件去出版。當時這個院有一個指定的圖文店出版裝訂,去那直接簽單,一般我們拿出去裝訂都是去那,但是為了工作方便,那個打印店離我們上級主管單位很近,離我們院卻比較遠。我當時沒有叫司機班的車,一是著急;二是司機班的司機都是大爺,哪回找他們都是在打牌,每個人跟前都放好幾百。就在我快裝訂完的時候,所長給我打電話,所長:“你在哪呢?”我:“所長我打印店,快裝完了。”(我當時還納悶,是他叫我拿著電子版去出版投標文件的)所長大發雷霆:“誰讓你去的?”我聽到這,就反應過來上當了。因為當時停電突然,我直接當面問他去哪裝訂了,沒有用微信。(同志們,一定要吸取我的教訓,請示領導要留痕啊!!!)我還想著挽回:“所長,你看我已經快裝訂完了,明天我一大早就把裝訂好的文件順豐發過去。”所長:“你裝好我不看了?”我:“您說的那個錯別字我改過了,而且裝訂完之后我也都檢查過了,沒有差錯。”所長:“你是所長我是所長?就你這樣自以為是,你別干了!”過了沒幾天,他讓他的心腹把我手里的活要走,也不讓我參與經營上的事了。下個月的獎金直接降到了500.我沒辦法只好找所長談,他也不避諱直接說,你要不找院領導談談機電專業的事。我一看他都這樣說了,那不找也不行了,我找了主管的院領導后,院領導說他調查與研究一下,還叫我放心,下個月肯定不會是這個數。結果這個500,一直拿到年底。就在快到2019年元旦的時候,網上公示我的中級職稱評審通過,我當時很高興,這么多年的努力沒有白費。但是想想,要年后才能拿到證,而且臨近過年,招聘的也不多,所以就沒有辭職。年后發了證,我就正式的提出了辭職。結果,單位人力資源和財務跟我說要30000的培養費,否則就不給我畢業證、學位證與職稱證。這單位規定在這工作后來辭職的都要交培養費,每年5000,我這將近6年他們給我算了30000。辭職交接單明確寫要交培養費30000這擺明了是搶劫啊,我二話不說直接去找院長了,院長看見我拿著這個辭職手續去找他,立刻就明白了怎么回事,說他很忙,今天沒空。這個院的院領導一周能來上兩次班就不錯了,我今天要是放他走,再見到院長真的不知道什么時候。我就想,反正已經這樣了,我就死等,我就不信院長還不回家了。結果,人力資源部的部長看我不走,就跟我說使了個眼色,讓我去他辦公室,關了門,開門見山就說30000確實多了些,但你這來5、6年了,不能說院里一點沒培養你吧,交一年的意思意思算了,他沖我擠眉弄眼地說著。后來就在單子上手寫改動成5000其實在我辭職之前,我也向之前離職的同事打聽過,除非是有上級領導打招呼,否則,基本都是交了5000才給證。我想了想,我一個人肯定耗不過這單位,就跟財務說,我下個月發的工資獎金不要了(這個院是當月發上個月的工資與獎金)你看能抵多少,結果財務說工資2200,獎金還沒算出來你交3000吧,回頭獎金算出來了多了退給你。我沒辦法,只好給他們轉賬。培養費發票就在我離開后,我原來的同事跟我說今年這個院的員工薪酬都是定好的,包括獎金,就是你干的再好也就這么多錢。這就是我原來所在的國企,和各位同志不一樣的是,我在那幾乎沒有體會到國企的正規,反而跟多的是人浮于事,裙帶關系。現在回想,當時確實年輕,沒什么社會經驗,只想著提高技術,面對在那里復雜的人際關系有些吃力。現在,我依舊會充滿信心向前看,我還是相信好人多。如果我的經歷能幫到你,也是我的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