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饅頭店的饅頭非常蓬松?
導讀
饅頭是不是蓬松,和你用的原料、配方和制作方法有關,如果原料符合要求、配方合理和方法正確,你在家里也能夠做出好吃又好看的饅頭。我是做包子饅頭擺攤賣的@60后食品人,為你分享在家里做出蓬松好吃的饅頭配方和制作方法。
為什么饅頭店的饅頭非常蓬松,而家里做的卻做不到?
做饅頭的原料做饅頭的基本原料有:水、面粉和膨松劑,只用這三種原料,就可以做出好吃的饅頭。
1、水
做饅頭用的水,就是自來水,深井水也可以。
2、面粉
做饅頭用的面粉,可以用普通面粉,也可以用高筋面粉或者低筋面粉(小饅頭),在家里做饅頭,用普通面粉(中筋面粉)就好了。
3、膨松劑
做饅頭用的膨松劑,有無鋁雙效泡打粉和高活性干酵母。在家里做饅頭,用高活性干酵母就好了。
特別提示:
水、面粉和高活性干酵母是在家里做饅頭的基本原料。選擇搭配其它的輔料,如紅糖、白糖、玉米粉、苦蕎麥粉、南瓜、清明草、泥胡菜、艾葉等,你可以做出各種各樣的饅頭。如紅糖饅頭、玉米饅頭、苦蕎麥饅頭、南瓜饅頭、清明草饅頭、泥胡菜饅、艾葉饅頭等等。
饅頭的配方1、直接用酵母的配方
普通面粉500克,水250克,高活性干酵母3克~6克。
2、自配老面的配方
(1)老面配方
普通面粉200克,水210克,高活性干酵母2.5克。
(2)饅頭配方
普通面粉500克,老面150克,水130克,高活性干酵母1.5克~3克。
特別提示:
水的用量要根據你用的普通面粉適當增減,也可以用牛奶代替水,用量要比水稍微多一些。
高活性干酵母的用量根據氣溫(季節)、你要求的發面快慢進行適當增減。想發快點就多加點,氣溫低的時候也要多加點。
你可以在配方中增加適量食鹽、食用油和白砂糖等。
饅頭制作方法做饅頭的步驟有配制老面、和面、發酵、成形、醒發、蒸制和冷卻。
1、配制老面
按照老面配方稱好原料。把水倒入帶有孔蓋子的不銹鋼盆中,加入高活性干酵母,攪拌均勻,加入普通面粉,攪拌到沒有干面粉就好了,蓋上蓋子,發酵到體積增加到最大,表面開始下塌就可以使用了。如果配的老面一次用不完,可放入冰箱冷藏室保存。如果不用老面,這步可以不做。下圖是配制的老面。
2、和面
按照饅頭配方稱好原料。把高活性干酵母加入面粉中混合后倒入和面盆中,一邊加水一邊用筷子攪拌成絮狀(如果是夏天,在這個時候撒入高活性干酵母),然后用手和成表面光滑的面團。
如果要加老面,先把老面用水化開后加入面粉中。
特別提示:
冬天和面要用溫水,夏天和面用冷水。
由于做饅頭和面加水較少,因此,在和面時,先揉成稍微光滑的面團后,蓋上濕紗布或保鮮膜放幾分鐘,然后再揉成沒有干面粉的光滑面團。下圖是南瓜饅頭面團。
3、發酵
面團和好后,蓋上濕紗布或保鮮膜,放在暖和的地方發酵到體積增加1倍以上。冬天可以把和面盆放在泡沫箱中,另外放一個裝有滾開水的碗,蓋上泡沫箱的蓋子發酵。
特別提示:
發酵時,不能發過頭,發過了,面團會有酸味,這時,你要加適量的食用堿水中和,如果不加堿,做出來的饅頭有酸味,而且不蓬松。因此,面團發酵是做的饅頭好不好的關鍵步驟,不能發過頭。
4、成形和醒發
把發酵好的面團倒在撒有干面粉的臺面上,用手揉成光滑的面團后,搟成長方形面片,卷緊成長條,用刀切成大小均勻的饅頭生坯。
把饅頭生坯放在暖和的地方醒發到體積增加1~2倍。手拿饅頭生坯有輕浮感(沒有醒發的饅頭生坯手拿是沉重感)。
特別提示:
饅頭生坯做好后,千萬不能馬上就上鍋蒸,如果馬上蒸,做出來的饅頭是死面饅頭。因此,饅頭生坯醒發是做的饅頭是不是蓬松的主要步驟。下圖是剛成形好的饅頭生坯。
5、蒸制和冷卻
饅頭生坯醒發好后,要馬上上鍋蒸熟。冷水或溫水上鍋,大火上氣后蒸18分鐘左右(每個90克左右的饅頭)。蒸熟后要及時冷卻。
特別提示:
蒸好后,要等2~3分鐘才打開蓋子出籠。
判斷有沒有熟的辦法:手按饅頭能回彈復原表示已經熟了,不回彈就是沒有熟。沒有熟的饅頭吃起來粘牙,有死面感。蒸久了,饅頭表面發暗,體積變小。
小結饅頭店的饅頭非常蓬松,是因為他們的原料、配方、制作方法都沒有問題。也有可能加入了一些無鋁雙效泡打粉增加饅頭的體積,縮短制作時間,降低饅頭成本。
你在家里做饅頭不蓬松,是由于你的原料、配方、制作方法可能存在一些問題,如酵母放久了活性下降,酵母加少了,水加少了,面團沒和好,面團沒發好,饅頭生坯沒醒發或者醒發不夠或醒發過頭等。
在家里做饅頭,只要原料符合要求、配方合理和制作方法正確,特別是和面、發酵和饅頭生坯醒發做好了,不加無鋁雙效泡打粉,也可以做出蓬松好看又好吃的饅頭,你就按我分享的辦法試試吧!
【聲明:本文的文字內容為原創首發,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發現其它平臺發表高度相似文字內容未注明60后食品人的文章均為抄襲,本文原創文字內容嚴禁抄襲】
我是@60后食品人,專注食品科技,喜歡爬山。@悟空問答 @今日頭條青云計劃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歡迎大家參與討論留言,如果喜歡,請關注,轉發,收藏,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