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發明了哪些奇技淫巧的東西?
大家要是了解歷史,可以發現棉甲大面積裝備的時期正好是中國火器大發展的時候——元末明初,這絕不是巧合,這正是多種因素而堆積出的結果,正是火器的大發展才造成了傳統鎧甲的弱勢,逼迫著其向前發展。
棉甲
大家聽到棉甲這個詞的時候一定不要望文生義,以為棉甲就只是棉布做的鎧甲,確實有一部分棉甲是單純用棉花做出來的,和胖棉襖沒什么區別,可以單穿也可以和其他鎧甲混穿,說到底還是一種棉襖。、
制作方法:“棉甲以棉花七斤,用布縫如夾襖,兩臂過用腳踹實,以不胖脹為度,曬干收用。見雨不重、霉鬒不爛,鳥銃不能大傷。”出自明代朱國禎著的《涌幢小品》。
三眼銃,射程近,命中率感人,值七錢銀子,約等于26克白銀
鳥銃口徑6~20mm都有,但多為小口徑,射程不錯,“倭丸只到百余步,中原之丸可至二百步"《李朝實錄》
不過還有一種棉甲的結構不是這樣的,這種棉甲現在一般稱為布面鐵甲,也就是電視劇里面經常出現在清宮劇里面的那種帶著避雷針(盔槍)的鎧甲,這種棉甲是由復合材料做成的,又分為‘明甲’與‘暗甲’兩種。
現在被稱為布面鐵甲的棉甲,古代沒有布面鐵甲這種稱呼
‘明甲’的是以棉膽為底,將鐵甲片以札甲形式連綴其上,或者直接將鐵網包覆于棉膽之外;‘暗甲’則表里都是用棉布制作,但是用泡釘固定鐵片作為內襯,因為甲片隱藏在棉布里,平常根本看不見,所以稱為暗甲。
這類棉甲御寒、防護兩不耽誤,當然指望它能完全防護住火槍的射擊那是不可能的,但遠距離面對小口徑的火器如三眼銃、鳥銃時,還是有不錯的防護能力。
在這里插一句題外話,大家千萬別以為它叫棉甲就以為這種鎧甲很輕,是個人都能穿,明朝大才子唐順之在《武編》有一篇“邊軍勞苦”,里面記載了戍邊將士鎧甲、戰裙、遮臂等具共重45斤,鐵盔、腦蓋重7斤,再加上護心鐵、腰刀、弓箭等等,共計88斤,士兵們深受其苦,期望能減輕重量。
棉甲,但這好像是儀式甲,內部沒有甲片,泡釘只是裝飾
內襯甲片的鐵靴
明末戰爭時期,面對大量裝備火器的明軍,后金(清朝)制作出比明軍更厚實的棉甲,甚至會給負責沖陣、攻城的士兵套上兩層鎧甲,這樣面對明軍的遠程火器時,才能保證士兵在中遠距離的安全。
而這種棉甲也確實對火槍有防護力,比如明萬歷年間的抗日援朝中,明軍指揮官李如柏的頭盔被倭銃擊中,幸虧盔中綿厚,才未至重傷。
在明代中后期和倭寇以及國內的反叛勢力作戰的明軍為了抵擋敵軍的火器,大開腦洞發明了許多防彈裝備,比如抗日戰爭時期我國抗日軍民用濕棉被+八仙桌做成的‘土坦克’,其實早在明朝時期就有雛形了,甚至明軍在面對敵方的火器時還會把濕棉被打濕后掛起來,以用來阻擋敵方遠程武器,但是這種裝備也只能阻擋遠距離或小口徑火器,遇到威力大一點的火器就不好使。
濕棉被+八仙桌+土+獨輪車=土坦克,真的能防住子彈
明萬歷三大征的抗日援朝戰爭中,明軍為應對日軍的火器,特地在戰前準備了高七尺(約2.3米)、闊一丈二尺(3.8米)的大棉被,戰爭開打時就把其打濕掛起來遮擋鉛彈,但是沒想到日本的火槍已經發展出了很大的威力,所以棉被的作用聊勝于無,明朝兵部左侍郎宋應昌特地找了日軍鐵炮(火繩槍)做射擊實驗,結果發現鐵炮在八十步之外能擊穿二層濕毯被子,五十步之外則能擊破三至四層濕毯被子。故此,宋應昌建議入朝將士臨陣作戰時,要先在敵營四百步之外施放大將軍炮糊日軍一臉,等到日軍鐵炮射完彈丸之后,再向前進軍。
濕棉被雖然防不住日軍的鐵炮,但是對小口徑鳥銃卻有很好的防護力,還可以掛在戰船上防火箭等火器。就因為濕棉被的簡單易得、防護有效,所以一直沿用到清朝,甚至出現了一種被稱為‘滾被手’的特殊士兵。“滾被者,用一大棉被厚二寸,一人執之,雙手有刀。如箭至,即張被遮候;箭過,即卷被持刀滾進,斫人馬足。”
綠營戰被(我認為灣灣叫囂臺獨時,應該披這玩意兒,名字太配了,還能防止被打死)
被記載在《四庫全書》中的綠營滾被(尤其是這個‘滾’字,多適合他們)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冬,康熙帝在北京景山召見林興珠,當談及“火器之利,因問所以御之者”時,興珠回答說:“惟滾被為第一。”康熙問“滾被”為何物,興珠回答“即人家所棉被也”。康熙笑說:“是何能也?”興珠回答:“柔能制剛耳。”并詳言其進退滾閃之法。康熙點頭贊許,又問:“滾被之外,更有何法?”興珠答:“有滾牌,臣家有其器。”康熙帝立命取至,又問:“汝家有能用此牌之人否?”興珠召集家人六人,在康熙帝御前表演。“興珠年老,然持藤牌而舞,辟易萬夫。前躍八尺,后退一丈,不可敵也”。康熙帝“命善射者數人,以雹頭射之,數發皆不能中。矢未發已滾至面前,疾于飛鳥”(《廣陽雜記》)。
除了上述這些裝備,明軍還掌握了‘軟壁’的制作方法,“以木作架,高七尺,闊六尺,以舊綿絮被掛上,張陣前堵鉛彈,釘板可攔路。”
軟壁,不光能防彈,裝上釘子后還可以作為路障使用
在明軍眾多防護火器的裝備中,我認為比較有意思、有作用的是一種被稱為‘剛柔牌’的盾牌,這種盾牌就記載在戚繼光編寫的《紀效新書》中。
其法:以輕木為長桄,中用一檔,牌身如木牌大。先用生牛皮二層釘之,皮里用好蠶綿三斤,用布裝為一袋,貼牛皮之里;用分水薄綿紙,每二張松松團為一球,挨行擺之;又用蠶綿五斤,裝布袋一幅,蓋之四邊,竹釘定固。通用灰漆四明,里面布處用油厚涂,使不入水;除此之外,或以鐵為鋒,或云用鵝毛、人發,或用密紙,或用皮漆,或用竹木而尖其脊。余曾極其智慮,博采萬口之說,盡以制造之方,所費不知幾百金,而竟皆不能遮銜鉛子,未有勝此法者也。
復合型盾牌
按照記載,這種剛柔牌重十五斤,能在大概七十米的距離抵御住火槍的射擊,但是當距離縮短到四五十米時就抵擋不住火槍射擊了,這種盾牌雖然防彈效果還可以,但是有一個天大的問題造成了它不可能大規模裝備,那就是它tma貴了,“重可十五斤,計費五兩以上,只苦於價重,而官司不能辦耳。”
一面就要五兩銀子!而且只能抵擋中遠程子彈,以明朝那糟糕的財政,士兵每月一兩的餉銀和人頭賞金都不一定能發全,還指望他大規模配備這種性價比的防護裝備嗎?
明朝亡于農民起義、亡于后金崛起、亡于士大夫、也亡于爛透了的財政!
除了這些之外,明軍還有很多防彈黑科技,比如需要用到穿山甲的防彈鎧甲、最像現代防彈衣的緝甲等等。
首先,大家相信古代有復合材料的防彈衣、防彈盔嗎?原本小編我是不相信的,但是這種防彈衣和防彈盔是真實實的存在過,并且還附有制作方法和實測經驗,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種明朝黑科技。
緝甲,又稱綿紙甲
緝甲:甲為用命之本,當鋒鏑而立于不敗之地者,此也。南方地形險陷,固多用步。步馳難以負重,天雨地濕,鐵甲易生銹爛,必不可用矣。倭夷、土賊率用火銃、神器,而甲有藤、有角,皆可著用,但鉛子俱能洞入,且體重難久。今擇其利者,步兵惟有緝甲。用絹布不等,若紙、綿俱薄,則箭亦可入,無論鉛子,今須厚一寸。
制法做方法:前用綿密緝,可長至膝,太長則田泥不便,太短則不能蔽身。倭甲貴而短,亦非兵力可得,又非官帑能制,姑置毋論。惟舟中可用重甲,蓋不行路,不蹈泥田,賊惟銃子可及,非堅不能御。除鐵甲圖于舟師,今不載。兜牟亦用藤,內以綿花襯帽,甚堅且輕,無可加矣。
兜牟
兜牟:以細藤為之,用藤若干,內用綿帽一件,帽表用布二層,帽里用布一層,內有絲綿若干,繭紙若干,用絹線緝之,帽后不合,口開,高三寸,以便人頭有大小,臨時自綴盔內,盔頂上俱用紅纓,一則壯觀,一則順南方之色。
臂手
臂手:每一副用布內外四層,若干丈尺,綿花若干,繭紙若干張,絹線若干錢,如北方之鐵者同,此則活便輕巧,俱用整袖,上厚下薄,中有薄處在股曲之同,以便屈司伸。
上面寫的這些都是朝廷造的普通貨色,用于一般的士兵穿戴,將官們有更好的防護裝備‘外用絹段,內用蠶綿,尤妙。’
而且不只是這些盔甲,《武備要略》上還記載了紙甲這種現代人摸不著頭腦的鎧甲。(《武備要略》是明程子頤等編撰的圖書,此書十四卷,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二月初八日焚毀。)
紙甲
發現于貴州省鳳岡縣的清代紙甲實物,僅此一件!
紙甲制作方法:“紙甲,用無性極柔之紙,加工捶軟,迭厚三寸,方寸四釘,如遇水雨浸濕,銃箭難透。”材料來自明代楊國楨所書《涌幢小品》。
紙甲的表面以絹布或紙造成,以3寸厚的紙和掛裹,用以增加防護力,這種甲對防護遠程投射武器很有效,甚至能抵擋鳥銃的射擊,對刀劍的劈砍防御效果也并不遜色于同時期鐵甲,但是是耐用度遠不及鐵甲。而且這種鎧甲并不是單獨使用的,一般會搭配鐵甲、藤甲或皮甲一起使用。
皮甲
皮甲
從圖上能發現明軍是搭配著穿鎧甲的
明朝中后期,人們又發明了一種防護力更為有效的鎧甲,可以防護住越來越普遍的鳥銃射擊,這種鎧甲以復合材料制成,甚至會用到穿山甲。
制作方法:
第一種,用臨清首帕一百個,襯疊得宜,外用穿山甲,皆脊背上甲千片,銼打去邊,每片鉆眼二個,疊如魚鱗,穿在帕甲上,務令精嚴,可避矢彈,此大將之甲也。
第二種,用生牛皮,切長一寸半,闊一寸,逐片切就,將生桐油涂上微烘,將鐵屑細細打入,再上油再打,竟如鐵片,再作成魚鱗式,鉆雙眼,穿于紙甲之外,刀矢鉛彈俱不能入,此士卒之甲也。
這些復合材料的鎧甲,不能完全防護住火銃,但是能降低傷害,使‘火器不能大傷’,所以當時的鎧甲都是鐵盔之外有綿盔,鐵甲之外有棉甲的。
甚至盾牌上都會加上棉被,用來增加防護力,‘藤牌稍薄,雙層者加舊棉一層,單層者加舊棉兩層,堅固可用’,而普通的藤牌只能防護刀劍,卻防護不了火槍。
感興趣的盆友一定要點個關注,給我這個全憑愛好的小編一點寫下去的動力,拜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