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爹爹的稱呼到哪個年代改稱為爸爸?
很多人以為“爸爸”這個稱謂是舶來詞,實際上這是漢語的原生詞匯。
只不過“爸”這個稱呼,直到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之后,才在國內日常口語當中普及開來。
漢語當中,稱呼父系親屬的稱呼當中,以“父”、“爸”、“爹”、“爺”這四個字最多,在不同時期也都是各領風騷,不同朝代喜歡用的詞語,也都是不一樣的。
“爸”最早出現于三國時期《廣雅》當中,原文是:“爸,父也”;有意思的是“爹”這個字最早也是在這本書當中出現的,而且意思也完全一樣,寫的也是“爹,父也”。
最早出現用來稱呼男性直系親屬的字是“父”,在商朝的甲骨文當中就已經有了。
甲骨文當中的“父”,就好像是個手持棍棒的人,意思當然也就非常明顯,那就是手持棍棒在教訓子女的父親,這跟咱們的傳統習慣,可以說是完全一致的。
后來之所以出現“爸”這個字,根據目前的考究來說的話,是因為古漢語的讀音問題。
按照《新方言》當中的說法,古漢語當中是沒有輕唇音的,所以當時的“父”發音與“爸”一樣,而三國時期《廣雅》出現的時候,依舊還是這樣,所以出現了“爸”字。
古代很長時間之內,人們不管是口頭還是書面上所使用的字,都以“父”為主,即便是“爸”出現之后還是沒有受到重視,而這是因為“爺”這個稱謂的興起。
繁體字當中的“爺”寫作“爺”,最早出現在南北朝時期的《玉篇》,當時是個俗語。
既然是俗語,在詩歌當中就不是很常見,當時詩歌之中大多數都使用“父”字,可南北朝時代“爺”字迅速興起[澹奕],比方說《木蘭辭》當中的“旦辭爺娘去”,說的是辭別父母,而不是爺爺奶奶。
隋唐時代,因為大量民歌與現實主義詩歌的興起,“爺”字越來越常見,成為當時人們主要用于稱呼自己父親的用詞[澹奕],像是如今所說的“爺兒倆”也是當時留下來的習慣。
此外還有個更加常見的字眼,那就是“爹”,不過在古代,“爹”的使用頻率剛開始也不高,直到唐宋時期才逐漸興起,宋朝之后才算是與“爺”平分秋色。
人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口語上主要用“爹”跟“爺”,書面還是以“父”為主。
尤其是在元朝元雜劇興起以后,大量古白話文學的推廣,使得“爹”字逐漸與“父”、“爺”對等,在國內呈現出三足鼎立的狀態[澹奕],這時候“爸”還是用得非常少。
“爸”這個稱呼真正興盛起來,還是清朝沒了之后的事情,當時大量文化人留學西洋,他們覺得“爸爸”這個詞語更加親昵洋氣[澹奕],因此非常推崇,而民間廣泛還是用“爹”這個稱呼。
清朝國門被打開之后,大量西洋文化傳統我國,而東部沿海地區成為最早接觸外來文化的地方。
尤其是在南方地區,出現了大量的文人作家,像是郁達夫、金庸、朱自清、茅盾、錢鐘書、錢穆、徐志摩、古龍[澹奕]、梁羽生等人,幾乎都是南方人。
而這些人在散文、詩歌還有各種小說當中,都習慣融入自己的語言習慣,比方說魯迅的文章當中就充斥著大量的紹興方言,所以有些晦澀難懂。
因為這個緣故,“爸爸”這個稱呼快速興起席卷全國,建國之后,確定以“爸爸”這個詞語作為普通話當中正式的詞匯[澹奕],繼而在全國推廣開來,逐漸形成了如今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