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是一款用于構建用戶界面的漸進式框架,其核心是視圖層的響應式數據綁定和組件化系統。在Vue實現原理6中,我們將探討Vue是如何實現模板編譯的。
首先,Vue會將模板字符串轉為AST(抽象語法樹)對象,AST是一個由節點構成的樹形結構,每個節點都描述了模板中的一部分內容,如元素、屬性、文本等。其結構與HTML或DOM樹類似,但比起DOM,AST要簡單的多,因為它只描述了模板的靜態內容,不包含動態綁定和DOM操作等具體實現。
const ast = parse(template, options)
模板字符串的AST對象創建完成后,接下來就是將AST對象轉換成渲染函數。渲染函數實際上就是一個JS函數,執行該函數后就可以得到對應的VNode樹,也就是一個由節點構成的JavaScript對象,每個節點都描述了模板中的一部分內容。
const code = generate(ast, options)
const render = new Function(`with(this){ return ${code} }`)
Vue中所謂的組件,實際上就是一段實現了render函數的JavaScript對象。我們可以使用Vue.extend()方法來創建一個子類,這個子類也需要實現一個render函數,并且在這個函數中可以使用父類中的模板標簽。
const MyComponent = Vue.extend({
template: '{{message}}',
data () {
return {
message: 'hello world'
}
},
render (h) {
return h('div', this.message)
}
})
最后,我們需要把渲染函數轉化為可執行的代碼,這一步操作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將其轉化為字符串,另一種是將其轉化為原生的JavaScript代碼,然后編譯執行。
而Vue采用的是將渲染函數轉化為字符串的方式,這種方式雖然不如執行原生JavaScript代碼效率高,但是其優點是可以在運行時動態生成所需要的渲染函數,以及可以優化打包后的文件大小。
const renderToString = (code, data) =>{
return new Function(`with(this){ return \`${code}\` }`).call(data)
}
至此,我們簡單介紹了Vue實現模板編譯的過程,解析模板生成AST對象,AST對象生成渲染函數,再將渲染函數轉換成可執行的代碼,最終生成VNode樹。通過這個過程,Vue實現了數據驅動視圖的特點,使得用戶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構建用戶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