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數據交互需求的增加,基于HTTP協議的RESTful API逐漸成為開發者的首選。而返回JSON格式數據作為API接口的主要方式,具有輕量、解析方便、可讀性好等優點。
在HTTP協議中,GET請求是最常用的一種請求方式。當我們使用GET請求時,服務器會返回一個JSON格式數據。下面展示一段使用Python的requests庫發起GET請求并獲取JSON數據的示例代碼:
import requests url = 'https://api.example.com/data' # 請求的URL param = {'param1': 'value1', 'param2': 'value2'} # GET請求的參數 # 發送GET請求 response = requests.get(url=url, params=param) # 如果請求成功,輸出JSON數據 if response.status_code == 200: json_data = response.json() print(json_data) else: print('請求失敗')
在上面的代碼中,我們通過requests庫的get函數發送了一個GET請求,并將url和param參數傳遞給了函數。當返回的狀態碼為200時,我們通過response.json()函數將獲取到的JSON數據解析為Python對象,并輸出到控制臺。
需要注意的是,在獲取JSON數據時需對返回值進行判斷。如果請求失敗,返回的狀態碼并不為200,此時解析JSON數據會出現錯誤。因此,對于所有HTTP請求,我們都應該對返回的狀態碼進行判斷,以保證我們獲取到的數據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