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大四學生疑因找工作壓力寢室自縊身亡?
現象:壓力致亡!
其實此類事件比例小,但數量不少,總是折射出一些問題的。
那么,追到本質,是歸于壓力山大還是心理脆弱!
記得曾經在校園招聘會里采訪過一些招聘人員,他們說――
現在的好多大學畢業生,往往像逛集市一樣,一直在“觀望”。并不會詳細咨詢、遞簡歷。現在的大學生,自我感覺那張文憑紙太美好,其實一捅就破。也就是能力不太強,卻貪心工資、待遇、福利!現在的大學生,有的多“極致利己主義”思想,不去想可以為企業做什么而得到回報,只關心企業可以給自己什么。開口閉口是“我需要舞臺!”這些可以反映出,學生里,好多自我定位低,不敢嘗試;反之自我定位高的,優越感強;還有“好吃懶做”的類型!
由此,學生“找不到工作”、“沒有合適的工作,太難找”
與此對應,企業“招不到人才”、“崗位空缺”
那么,壓力大,似乎有時候站不住腳!更應該從自身出發,反思自己的問題。
當然,“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競爭是有的,那我們為什么不做到卓越呢?
這時被淘汰還是自我淘汰是值得深思的!需要一番討論。
反正自縊、自殘、怨天尤人,現實還是那么“骨感”。倒不如,直面“慘淡”的人生,看看究竟是何妨神圣!
心理脆弱,可以練就,直到堅不可摧!可一個一心尋死的人注定活不成!一個不斷同情自己的注定被悲傷情緒籠罩!
司馬遷遭受宮刑,卻讓《史記》名垂青史;貝多芬失聰,卻奏出《命運交響曲》……
只是沒找到工作,卻有多少人沒飯吃也頑強存活。
還有《活著》里的福貴,一個生活在二十世紀的慘淡日子里,歷經親人的離去,與老牛為伴!看似孤獨落寞的晚年,實則不寂寞
他有最原始純粹的世界觀――
活著!
綜上,此案例是自己選擇與生脫節,與社會脫軌的!其他因素存在,但也稱不上催化劑!
最后,看看自殺的后來――
親情不顧,友情不念,自殺者最無情,不負責任!【圖片引用】
上一篇get和post的區別